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唐代中书门下体制研究:公文形态 政务运行与制度变迁(增订版)(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唐代中书门下体制研究:公文形态 政务运行与制度变迁(增订版)(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 字数: 389
  •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
  • 作者: 刘后滨|责编:焦娇//夏贵根
  • 商品条码: 978730029787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555
  • 出版年份: 2022
  • 印次: 1
定价:¥12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中书门下体制”是本书 提出的用以涵盖唐中后期政 治体制的核心概念。这个体 制是在原有“三省制”框架内 成长起来的,基本特征是以 中书门下宰相机构为中枢, 决策行政合一,以尚书六部 和内外使职为行政主体,“ 设官以经之,置使以纬之” ,整个官僚系统的运作形成 了新的体制。国家政务的申 奏与裁决则依托不同于三省 制下的政务文书体系,形成 了新的政务运行机制。这个 体制在开元十一年张说奏改 政事堂为中书门下时初步建 立,经唐中后期和五代的发 展演变,奠定了北宋政治体 制的基础。本书力图摆脱以 往制度史研究中的静态描述 ,厘清宋人著述中对唐朝制 度理解造成的混乱,从政务 文书等基础史料出发,研究 唐朝各个时期实际运行的制 度及其变化,以期建立一个 有利于描述唐代政治体制总 体变化的叙述框架。
作者简介
刘后滨 江西吉水人,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曾任美国哈佛燕京学社、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历史系等学术机构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隋唐五代史.已出版《唐代中书门下体制研究》《盛唐政治制度研究》(合著)等专著。主编或联合主编《资治通鉴二十讲》《日常秩序中的汉唐政治与社会》《唐宋历史评论》等教材或论集。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一、唐代三省制研究的学术积累与新问题的呈现 二、本书的研究取向 第二章 唐以前的公文形态与制度变迁 一、从《独断》看汉代公文形态与政治体制的变迁 二、奏案的形态与魏晋南北朝的政务申报和审批 第三章 三省制下中央机构的公文运作 一、奏抄的文书形态及以门下省为中心的公文运作 二、制(诏)救文书的成立及以中书省为中心的公文运作 第四章 使职发展的文书体现与中书门下体制的建立 一、唐前期使职差遣的发展 二、使职行用的文书及其运作机制 三、中书省地位的变化与政事堂裁决政务 四、中书门下体制的建立 第五章 中书门下体制的结构与运行 一、中书门下的机构建制 二、使职行政体系的确立及其运行机制 三、中书门下体制下三省职权与地位的变化 四、中书门下体制下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新格局 第六章 中书门下体制下的宰相制度与中枢格局 一、中书门下体制下宰相制度的演进 二、中书门下体制下的中枢权力格局 第七章 中书门下体制下的奏事文书与政务裁决机制 一、奏状与中书门下的商量处分 二、敕后起请与商量状的应用 三、枢密使在奏状传递中的作用 四、堂帖、堂案与宰相独立裁决政务 第八章 中书门下体制下的制救文书及其运作 一、制书的特性及其发布程式 二、敕旨的特性及其发布程式 三、敕牒的特性及其发布程式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一 唐代政治制度史研究书评(三篇) 附录二 唐宋政治制度演变蠡测(五篇) 附录三 汉唐政治制度研究反思(五篇) 后记 再版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