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新城区居住就业空间及协调发展机制-(以南京为例)

新城区居住就业空间及协调发展机制-(以南京为例)

  • 字数: 495
  • 出版社: 东南大学
  • 作者: 巢耀明|责编:丁丁
  • 商品条码: 978756419741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14
  • 出版年份: 2021
  • 印次: 1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中国大城市新城与主城 间交通拥堵,通勤时间持续 增长,新城建设存在严重的 职住分离现象。在此背景下 ,本书基于居住—就业视角 ,选取南京东山副城、江北 副城、仙林副城作为实证研 究对象,比较分析南京三个 新城区居住与就业空间的相 关特征及其相互关系,进而 对中国大城市新城建设的职 住失调问题,其发展规律、 形成机制、均衡发展的控制 引导模式进行深入探讨,以 期推动大城市新城区以更为 健康、协调的方式发展。 本书可供城乡规划、建 筑学、经济地理、人文地理 及相关专业领域的从业人员 阅读,也可供高等院校有关 专业的师生阅读和参考。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综述 1.2.1 新城建设相关理论与实践综述 1.2.2 居住空间理论研究综述 1.2.3 就业空间理论研究综述 1.2.4 居住就业关系相关研究综述 1.2.5 相关研究现状的评析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对象、内容及研究框架 1.4.1 相关概念界定 1.4.2 研究对象 1.4.3 研究内容 1.4.4 研究框架 1.5 研究方法与指标因子体系 1.5.1 研究方法 1.5.2 问卷调查与数据获取 1.5.3 指标因子体系 2 南京新城区居住就业空间的发展演变及居住就业总量测度 2.1 南京新城区的发展演变 2.2 产业型新城区——江北副城居住就业空间的发展演变 2.2.1 江北副城的发展过程 2.2.2 江北副城居住就业空间概况 2.3 科教型新城区——仙林副城居住就业空间的发展演变 2.3.1 仙林副城的发展过程 2.3.2 仙林副城居住就业空间概况 2.4 综合型新城区——东山副城居住就业空间的发展演变 2.4.1 东山副城的发展过程 2.4.2 东山副城居住就业空间概况 2.5 新城区居住就业空间总量测度 2.5.1 基于行政单元的就业一居住平衡指数的总量测度 2.5.2 基于就业岗位数与适龄就业人口数的新城区就业一居住总量测度 2.5.3 总结 3 产业型新城区——江北副城泰山园区居住就业空间研究 3.1 江北副城泰山园区居住空间特征研究 3.1.1 江北副城泰山园区居住空间概况 3.1.2 江北副城泰山园区居住空间数据采集与指标因子遴选 3.1.3 基于单因子的江北副城泰山园区居住空间特征分析 3.1.4 江北副城泰山园区居住空间特征的主因子分析 3.1.5 江北副城泰山园区居住空间特征的聚类分析 3.2 江北副城泰山园区就业空间特征研究 3.2.1 江北副城泰山园区就业空间概况 3.2.2 江北副城泰山园区就业空间数据采集与指标因子遴选 3.2.3 基于单因子的江北副城泰山园区就业空间特征分析 3.2.4 江北副城泰山园区就业空间特征的主因子分析 3.2.5 江北副城泰山园区就业空间特征的聚类分析 3.3 江北副城泰山园区居住就业空间失配研究 3.3.1 基于通勤因子的泰山园区居住就业失配关系解析 3.3.2 泰山园区职住人群居住就业分离度测算 3.3.3 泰山园区职住空间失配特征解析 3.3.4 泰山园区职住空间结构失配特征总结 4 科教型新城区——仙林副城仙鹤片区居住就业空间研究 4.1 仙林副城仙鹤片区居住空间特征研究 4.1.1 仙林副城仙鹤片区居住空间概况 4.1.2 仙林副城仙鹤片区居住空间数据采集与指标因子遴选 4.1.3 基于单因子的仙林副城仙鹤片区居住空间特征分析 4.1.4 仙林副城仙鹤片区居住空间特征的主因子分析 4.1.5 仙林副城仙鹤片区居住空间特征的聚类分析 4.2 仙林副城仙鹤片区就业空间特征研究 4.2.1 仙林副城仙鹤片区就业空间概况 4.2.2 仙林副城仙鹤片区就业空间数据采集与指标因子遴选 4.2.3 基于单因子的仙林副城仙鹤片区就业空间特征分析 4.2.4 仙林副城仙鹤片区就业空间特征的主因子分析 4.2.5 仙林副城仙鹤片区就业空间特征的聚类分析 4.3 仙林副城仙鹤片区居住就业空间失配研究 4.3.1 基于通勤因子的仙鹤片区居住就业失配关系解析 4.3.2 仙鹤片区职住人群居住就业分离度测算 4.3.3 仙鹤片区职住空间失配特征解析 4.3.4 仙鹤片区职住空间结构失配特征总结 5 综合型新城区——东山副城百家湖片区居住就业空间研究 5.1 东山副城百家湖片区居住空间特征研究 5.1.1 东山副城百家湖片区居住空间概况 5.1.2 东山副城百家湖片区居住空间数据采集与指标因子遴选 5.1.3 基于单因子的东山副城百家湖片区居住空间特征分析 5.1.4 东山副城百家湖片区居住空间特征的主因子分析 5.1.5 东山副城百家湖片区居住空间特征的聚类分析 5.2 东山副城百家湖片区就业空间特征研究 5.2.1 东山副城百家湖片区就业空间概况 5.2.2 东山副城百家湖片区就业空间数据采集与指标因子遴选 5.2.3 基于单因子的东山副城百家湖片区就业空间特征分析 5.2.4 东山副城百家湖片区就业空间特征的主因子分析 5.2.5 东山副城百家湖片区就业空间特征的聚类分析 5.3 东山副城百家湖片区职住空间失配研究 5.3.1 基于通勤因子的百家湖片区居住就业失配关系解析 5.3.2 百家湖片区职住人群居住就业分离度测算 5.3.3 百家湖片区职住空间失配特征解析 5.3.4 百家湖片区职住空间结构失配特征总结 6 新城区居住就业空间的协调发展机制与策略 6.1 新城区居住就业空间的协调发展机制 6.1.1 新城区居住就业空间的总量平衡律 6.1.2 新城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