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络编码理论

网络编码理论

  • 字数: 146
  • 出版社: 清华大学
  • 作者: (加)杨伟豪//李硕彦//蔡宁//张震|责编:王倩|译者:冯贵年//叶建设//崔健雄//常亮
  • 商品条码: 978730256945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09
  • 出版年份: 2021
  • 印次: 1
定价:¥4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举例说明网络编码的由来,分单信源和多信源给出网络编码理论。其中,在单信源中,讨论了循环网络与非循环网络,并探讨了网络编码与代数编码;在多信源中,分析了重叠编码与最大流界、非循环网络中的网络编码以及线性编码的基础限等。
作者简介
本书作者为香港中文大学杨伟豪教授和李硕彦教授等。杨教授和李教授均为网络编码的创始人之一,均是对网络编码技术研究在深度和广度上的代表人物。作者为香港中文大学杨伟豪教授和李硕彦教授等。杨教授和李教授均为网络编码的创始人之一,均是对网络编码技术研究在深度和广度上的代表人物。本书译者冯贵年,1981年生,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博士毕业,现就职于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工程师。冯贵年于2001年、2004年、2011年分获遥测遥控专业学士、航天测控专业硕士、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博士学位。2006年赴香港中文大学进行为期一年的学术访问,主要研究方向为无线Ad Hoc网络,并参加香港无线网络方面的研究课题;2007—2011年,参加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IMT-Advanced协作多点传输技术研究”等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网络信息论及网络编码理论;2011—2013年,为主完成探月工程三期关键课题“天地一体化深空测控体制研究与试验验证”,达到预期效果;2013年至今,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863军口重点课题“空间容延迟/容中断通信技术研究及试验验证”,同期为主开展探月工程三期课题“基于再生伪码测距的深空测控技术规范研究”等工作;完成国防报告3份,译著1本,发表SCI、EI检索及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
目录
第1章绪论 1.1历史回顾 1.2示例 第一部分单源 第2章无环网络 2.1网络编码和线性网络编码 2.2线性网络编码的性质 2.3存在性和构造 2.4线性多播算法改进 2.5静态网络编码 第3章有环网络 3.1无时延的有环网络上线性网络编码的局部和全局描述的不等价性 3.2卷积网络编码 3.3卷积网络编码的译码 第4章网络编码和代数编码 4.1组合网络 4.2辛格尔顿界和MDS码 4.3网络纠删/差错检测和纠正 4.4进一步展望 第二部分多源 第5章重叠编码与最大流界 5.1重叠编码 5.2最大流界 第6章无环网络的网络编码 6.1可达信息速率区 6.2内界Rin 6.2.1典型序列 6.2.2例1 6.2.3例2 6.2.4一般无环网络 6.2.5Rin改写 6.3外界Rout 6.4RLP外显界 第7章线性编码的基本限定 7.1多信源线性网络编码 7.2熵和秩函数 7.3非线性编码具有更好的渐近性吗? 附录A全局线性与节点线性 致谢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