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古道教文学思想史(国家社科基金丛书—文化)

中古道教文学思想史(国家社科基金丛书—文化)

  • 字数: 293
  • 出版社: 人民
  • 作者: 蒋振华|责编:陈寒节
  • 商品条码: 978701023672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93
  • 出版年份: 2021
  • 印次: 1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中古时期的中国道教经历了产生、形成、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中国道教由早期汉末的太平道、五斗米道到魏晋时期的神仙道教,到南北朝的多道派、多组织的混合型道教,这三个阶段都由于具有深厚文学素养的文人参与道教的创立、改造和完善,也由于宗教尤其是道教与文学结下的深厚缘份,因此产生了大量的道教文学作品,在文体上出现了尤可比肩于世俗文学的诸多体式,同时,道教业内撰写的大量道教经典又富有极强的文学性,文学理念、文学思想之含蕴深刻,凡此种种,造就了中古道教文学思想的如下走势:汉末早期道教的经典《太平经》《老子河上公章句》《周易参同契》等在上古泛神论思想、道家文章质朴论以及先秦文学象征观念影响下表现出对“文”的性质、诗的来源、文与气的关系、隐喻体系、反对浮华等初浅理解,“神”的色彩、天神地祉制约文学的观念相对显著。魏晋道教由于杰出的道教领袖葛洪的带领,被他改造成了神仙道教,他的神仙道教理论导出了他一系列的道教文学思想诸如“文德钧等”、“贵于助教”、“今胜于古”、“气”与作品风格、文学鉴赏等等,其意义在于将文学思想深深地抹上了道教神仙色彩,许多文学概念的提出,几乎可与以后的刘勰相提并论。南北朝道教进入完
作者简介
蒋振华;年龄:56岁;性别:男;工作单位: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通信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麓山路36号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学历:研究生(博士);电话:13908498960 经历简介: 1985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学院,获学士学位;1991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或文学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先秦汉魏六朝文学;2005年毕业于南开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思想史。 工作单位:湖南师范大学;职称:二级教授 发表的主要论文及刊物名称: ①《汉末早期道教典籍的文章观和隐语含蕴》 ,《文学遗产》2019年第1期 ②《以宗教为切入点的新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文学评论》2018年第1期 ③《中国古代道教语录体散文的文学史意义》,《文学评论》2016年第3期 ④《传统骈文体式对金元道教文章创作的渗透》,《学术研究》2015年第1期 ⑤《竹林七贤对魏晋神仙道教文化的诗性阐释》,《中州学刊》2013年第7期 ⑥《魏晋南朝文学思想中的娱乐倾向及其生成》,《文艺研究》2010年第6期 ⑦《仙学、韩李诗风、苏黄诗学》,《文学评论》2010年第2期 ⑧《中国道教文学研究必需的知识要求》,《文学评论》2008年第4期 ⑨《汉魏两晋南北朝文人诗序论略》,《文学遗产》2008年第3期 出版的主要著作及出版社名称: ①《庄子寓言的文化阐释》,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 ②《唐宋道教文学思想史》,岳麓书社2009年 ③《想象与理性:中国道教文学及其思想史研究》,中华书局2019年 ④《新时代中国古代道教文学与文化研究成果荟萃》,知识产权出版社2020年
目录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