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西安美术学院优秀博士文丛——石鲁山水画研究

西安美术学院优秀博士文丛——石鲁山水画研究

  • 出版社: 文物
  • 作者: 郭禹池|责编:陈峰
  • 商品条码: 9787501071500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43
  • 出版年份: 2021
  • 印次: 1
定价:¥9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文章主要内容:第一章 ,考察探讨了石鲁艺术发生 的背景,涉及石鲁的成长历 程、师承情况和画坛交游; 第二章,重点探讨石鲁山水 画风格和石鲁对山水画图式 语言的创造。通过全面梳理 石鲁山水画作品后,找出了 石鲁山水画风格递变的路线 图和风格分期的依据,将石 鲁山水画分为:中西融合期 、返归民族期、表现主义期 和自我抒发期。在“返归民 族期”一节,解读了石鲁代 表作《转战陕北》,从图式 、表现语言、时间表达、思 想性诸方面的陈述,解答了 《转战陕北》何以被称为20 世纪中国画创新的经典和“ 里程碑”的定位。并就石鲁 绘画表现语言,提出石鲁艺 术精神和笔墨技法载体的“ 石鲁皴”。从内涵、标识性 符号、笔法、墨法等方面解 读“石鲁皴”;进而,通过对 石鲁作品的解读,理解其在 艺术探索上的理论思考和山 水画作品的意境追求,在第 三章分析了与石鲁作品相关 联的石鲁画论,第四章解析 石鲁山水画的诗化意境。石 鲁画论在“以神造形”统领下 ,发挥“以意写之”,用“劈 尸取魂”“解体再生”的手段 ,达到“神游四方”“魂附诸 体”。并在实践环节中,石 鲁特别强调“意、理、法、 趣”。以意境经营为出色的 石鲁山水画,更多的体现出 对“诗画本一律”美学精神的 传承;第五章是石鲁艺术精 神对“后长安画家群”和当代 绘画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建 立在文化品格传承基点上的 文化样态的再生。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理想求真——背景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影响下的美术革命 第二节 私塾启蒙与初学国画 第三节 延安文艺对石鲁艺术思想的影响 第四节 石涛与鲁迅:石鲁生命历程的精神偶像 一 石涛画学与《石涛画语录》 二 鲁迅风骨 第五节 石鲁国画艺术的师承情况 一 家兄冯建吴 二 对海派画家作风的学习 第六节 石鲁与同时期画家的交游 一 与长安画家的交往 二 与长安画派之外画家的交往 第二章 气象雄浑——画风 第一节 中西融合期 一 青海、甘肃西部题材的创作 二 印度、埃及写生 第二节 返归民族期 一 摒弃“中底西面”作风后的实验探索——陕南山水 二 黄土高原、秦岭题材的石鲁山水画 三 南粤、江南题材的石鲁山水画 四 石鲁山水图式的确立——石鲁皴 第三节 表现主义期 一 生命艺术的价值 二 非正常的前卫 三 天书、神秘的符号 第四节 自我抒发期 一 新意新情促发的诗性华山 二 华岳魂魄——石鲁晚期山水 第三章 以神造形——画论 第一节 “观物”“观我”,继古开今 第二节 画蒙生活为营养,生活藉画以显精神 一 “生活”认识 二 写生方法 三 生活升华 第三节 “物”“意”合一的形神观 第四节 运笔成风,自成格韵 第四章 情意融通——画意 第一节 石鲁山水画里的自然 第二节 寓思于意,“景”到“境”的转换 一 以小观大,以深量宽 二 自我感受,绝弃常见 第三节 意明情足诗画交融 第五章 探索出新——启示 第一节 石鲁艺术精神对后长安画家群的影响 第二节 “山水即人”石鲁艺术品格的当代意义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