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道路与理念:中华法文化趣论

道路与理念:中华法文化趣论

  • 字数: 240
  • 出版社: 人民
  • 作者: 龙大轩|责编:张伟珍
  • 商品条码: 978701023756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79
  • 出版年份: 2021
  • 印次: 1
定价:¥5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作者为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央视“法律讲堂”主讲嘉宾。本书梳理了五千年的中华法律文化发展历史,提出了四阶段划分:第一阶段“礼乐”文化,反映了夏商西周时期法律制度与法律思想的特征;第二阶段“法律”文化,反映了春秋战国到秦朝时期法律制度与法律思想的特征;第三阶段“礼法”文化,反映了汉朝到清朝末年法律制度与法律思想的特征;第四阶段“法治”文化,展现了清末法制改革以来百余年中国人对法治的梦想与追求。概括了具有代表性的八种价值理念:仁爱、诚信、孝道、清官、礼让、侠义、廉耻、夫妻情义,并选取了八个案例,阐述上述八种理念在历代法制实践与法律生活中的具体运用。采用“以故事讲制度,以制度讲文化,以文化讲人性”的叙事方式,坚持知识性、趣味性、现实性相结合的原则,条分缕析,力求鉴古知今、古为今用。根据时代精神加以转化,加强研究阐发、公共普及、传承运用,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全书约18万字,分为道路篇、理念篇、案例举要三部分,具有可读性趣味性。可作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教材,和普及法治文化的通俗读物。
作者简介
龙大轩,男,1965年生,重庆梁平人,现为西南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981.9—1985.7月在西南师范学院攻读本科,获历史学学士学位;1985.9—1988.7月在西南师范大学攻读研究生,获历史学硕士学位;2003.9—2006.6月年在西南政法大学攻读刑法学,获法学博士学位。 长期从事法律史学、法律文化教学研究,主讲的《中国法制史》入选“学习强国”平台,在《中国法学》《法学研究》《新华文摘》等刊物发表、转载文章90余篇,出版专著多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法律讲堂》主讲嘉宾。在央视《法律讲堂》录播“中华法文化”“礼法中国”等节目200余集,社会反响良好。
目录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