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健康人居的理论模型与空间影响机制---疫情下的建筑学思考

健康人居的理论模型与空间影响机制---疫情下的建筑学思考

  • 字数: 370
  • 出版社: 东南大学
  • 作者: 谢宏杰|责编:刘庆楚
  • 商品条码: 978756419652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27
  • 出版年份: 2021
  • 印次: 1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针对三个问题 : 第一,健康人居系统的 理论模型。健康人居与城市 空间是一种广尺度、多层次 、多维度、复效应的时空演 化过程,如何尽量准确而又 不失烦冗地表达人居环境与 健康的这种复杂关系? 第二,人居环境哪些因 素影响健康并且如何影响健 康人居? 第三,如何优化和改善 城乡规划和空间设计,防范 和化解城市空间健康风险, 推动健康人居水平的提升? 本书回溯健康人居理论 的相关背景、发展历程、研 究动态,提出广尺度、多层 次、多维度的“健康位”概念 ,借鉴人居环境科学学科体 系和健康人居理论的核心内 容——身体活动促进健康、 健康膳食地图、恢复性环境 理论,构建基于“健康位”的 健康人居理论模型,然后选 取2014全国女性肺癌患病 率(省域尺度)和武汉市× ×区慢性病发病率(社区尺 度)两个代表性案例,对其 进行了空间分析和空间计量 建模,希望识别和发现健康 人居的城市空间影响因素的 结构性特征以及捕捉城市空 间与健康人居之间多个微弱 但又相当重要的因果关系和 联系规律。对健康人居要素 的特征及基于健康位的健康 人居系统模型进行详尽描述 ,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接着,采用理论研究与 计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导 致人群健康空间差异背后的 健康机制进行探索,深入探 讨其集聚的情况及其背后的 影响因素,并试着分析其影 响机制,由浅人深地回答“ 为什么”的问题。 然后,在已有研究的基 础上,本研究拟从城市规划 、道路交通、公共设施、城 市设计、地块和建筑设计五 个方面探讨健康导向的城乡 规划策略,从而回答“怎么 办”的问题。
目录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政策背景 1.1.2 现实背景 1.1.3 理论背景 1.2 研究问题界定 1.2.1 健康 1.2.2 健康人居 1.2.3 研究问题界定 1.3 相关研究综述 1.3.1 健康人居理论与实践 1.3.2 健康人居的空间影响机制 1.3.3 小结 1.4 研究意义 1.4.1 理论意义 1.4.2 实践意义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1.5.1 研究内容及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5.3 技术路线 1.5.4 论文篇章结构 本章参考文献 第2章 健康人居的基础理论分析 2.1 健康人居的历史 2.1.1 公共健康领域的探索 2.1.2 规划领域的探索:从花园城市到广亩城市 2.1.3 战后的健康人居理论及实践 2.2 健康人居的相关理论 2.2.1 人居环境科学理论 2.2.2 健康城市理论 2.3 相关理论对健康人居系统理论的启示 2.4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3章 健康人居的健康位分析范式 3.1 健康位的概念 3.1.1 健康位的概念 3.1.2 健康位的内涵 3.2 健康位的空间模型及其拓展 3.2.1 健康位的空间模型 3.2.2 从个人健康位到人群健康位 3.3 健康人居系统的健康位分析范式 3.3.1 健康人居系统的健康位理论模型 3.3.2 健康人居系统的结构与层次 3.3.3 健康人居系统的时空演化 3.4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4章 健康人居的空间影响机制 4.1 引言 4.2 城市空间的健康风险 4.2.1 病原暴露 4.2.2 环境污染损害 4.2.3 身心压力 4.2.4 不健康生活方式 4.3 空间—行为—健康(SBH)模型 4.3.1 空间—行为—健康的因果联系 4.3.2 健康人居的城市空间影响因素 4.4 健康人居的城市空间效应机制 4.4.1 机制一:城市空间产生和传播病原(生理维度) 4.4.2 机制二:城市空间导致压力(心理维度) 4.4.3 机制三:城市空间改变生活方式(社会维度) 4.5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5章 不同尺度的城市空间健康效应研究 5.1 引言 5.2 宏观:中国省域女性肺癌患病率研究 5.2.1 研究数据和范围 5.2.2 假设和模型建构 5.2.3 研究方法 5.2.4 中国女性肺癌患病率的特征 5.2.5 探索性回归分析 5.2.6 结果 5.2.7 讨论 5.3 中观:武汉市社区慢性病患病率研究 5.3.1 研究范围和数据 5.3.2 模型建构和变量选择 5.3.3 研究方法 5.3.4 结果 5.3.5 讨论 5.4 微观:雷克瑟姆CHARISMA建筑更新项目 5.4.1 项目概况 5.4.2 健康效应剖析 5.5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6章 健康人居的设计策略 6.1 健康人居的实现路径 6.1.1 消除和减少健康风险 6.1.2 活力生活方式 6.1.3 缓解精神压力和紧张 6.2 健康导向的城乡规划设计策略 6.2.1 健康导向的城市规划设计策略 6.2.2 健康导向的道路交通设计策略 6.2.3 健康导向的公共设施设计策略 6.2.4 健康导向的城市设计策略 6.2.5 健康导向的建筑设计策略 6.3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研究创新 7.3 研究展望 7.3.1 研究局限 7.3.2 研究展望 本章参考文献 后记 附录A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