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病证型结合中医诊疗新模式研究方法

病证型结合中医诊疗新模式研究方法

  • 字数: 657
  • 出版社: 人民卫生
  • 作者: 申春悌,王忠,王海南
  • 商品条码: 978711732246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16
  • 出版年份: 2021
  • 印次: 1
定价:¥16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以张华强教授、陈启光教授、申春悌教授为核心的研究团队,在王永炎院士、张伯礼院士多年的指导和帮助下,在江苏省科技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等立项资助下,提出了解决影响中医辨证论治水平、制约中医药学继承和发展瓶颈的研究方法,即以西医的病为依托,传统辨证结果为依据,从临床实践入手,运用临床流行病学/DME(设计、衡量、评价)方法,把实验研究、数理统计分析和以中医理论体系为本的理性分析充分结合,通过较大样本的群体性的病证结合研究,探索病-证-型的分类标准,建立新的中医临床辨证诊断模式,以促进中医理论、实践的提高和发展。
目录
上篇 理论篇 第一章 概论 第一节 传统中医对病与证的认识 一、中医学辨病的历史沿革 二、中医学辨证的历史沿革 三、传统辨病与辨证的局限 第二节 病证型结合模式的建立 一、病证结合概念的引入 二、病证型结合模式的演变 三、病证型结合研究的必要性 第二章 病证型分类研究思路雏形 第一节 病证型诊断分类研究源起 一、中医需要现代辨证方法 二、病证型研究框架的演变 第二节 病证型结合基础证的研究 一、基础证是病的核心病机 二、基础证的形成理论依据 三、基础证的临床结构模型 四、基础证的临床应用价值 中篇 方法篇 第三章 病证型分类研究早期方法学探索 第一节 临床流行病学与中医研究 一、DME方法概念和内容 二、中风病先兆期证候学研究的启示 三、临床流行病学推动中医科研方法的发展 第二节 中医药与循证医学 一、循证医学的概念 二、中医药学的循证之路 三、中医循证医学研究范例 第三节 证型分类研究的常用多元统计方法 一、聚类分析 二、主成分分析 三、因子分析 四、潜在类别分析 五、结构方程模型 第四节 其他统计学方法应用 一、决策树 二、支持向量机 三、神经网络 四、贝叶斯网络 第四章 病证型分类研究与潜在变量模型 第一节 连续变量 一、病证型分类的探索性研究 二、病证型分类的证实性研究 第二节 分类变量 一、潜在类别分析步骤 二、潜在类别模型分析软件 三、高血压病二分类数据潜在类别分析模型举隅 第三节 病证型结构方程模型分类研究 一、结构方程模型的特点 二、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析步骤 三、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软件 四、支气管哮喘结构方程模型举隅 第四节 病证型结合证型分类的不同方法比较研究 …… 下篇 实践篇 参考文献 附录1 中医四诊信息分级参考标准及编码 附录2 高血压病临床信息采集表 附录3 高血压病研究全国范围专家咨询问卷 附录4 研究历程回眸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