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幸福之源——优化生命体验的科学

幸福之源——优化生命体验的科学

  • 字数: 171
  • 出版社: 格致
  • 作者: 安德鲁·克拉克,莎拉·弗莱什,理查德·莱亚德,纳达武·包他威,乔治·沃
  • 商品条码: 9787543232969
  • 版次: 1
  • 页数: 271
  • 出版年份: 2021
  • 印次: 1
定价:¥7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所谓幸福经济学(economics of happiness),是围绕幸福的度量以及幸福的影响因素展开的经验研究,往往会涉及心理学、卫生学、社会学等学科。幸福经济学认为,应该最大化的是幸福的度量指标,而不是收入或者利润。幸福经济学源自所谓的“伊斯特林悖论”。美国南加州大学教授理查德·伊斯特林在1974年的文章《经济增长提高人们的幸福了吗?一些经验证据》中发现:在一国内部,富人报告的平均幸福和快乐水平高于穷人;但如果进行跨国比较,穷国的幸福水平与富国几乎一样高。换言之,经济的发展和GDP的增长,并不会让人们变得更幸福。幸福经济学自20世纪末迅速兴起。自2012年起,联合国每年出版《世界幸福报告》,对全世界155个国家的幸福水平进行统计排序,对各国政府制定政策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这本书代表了幸福经济学迄今为止最高的研究水准。以往的研究,一次只关注一个因素对幸福感的影响;而且不同的研究对幸福的度量指标也有出入。本书同时研究所有相关因素对幸福的影响,而且本书有一个一以贯之的幸福度量方法——受访者的主观幸福打分。因此,本书得以把不同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纳入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研究整个生命周期的生活满意度,另外,本书的经验数据也是迄今最详尽的:基于英国、美国、德国和澳大利亚四国的主观幸福感长期追踪调查,样本数量超过了10万人。利用这个综合详尽、独一无二的数据库,作者研究了影响人类幸福感的关键因素,包括收入、教育、家庭冲突、健康、育儿与犯罪行为等等。作者发现的结论有些出人意外。总人口中幸福感的差异只有2%不到能够由收入不平等来解释。影响一个人幸福水平的关键因素是人际关系与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因为心理疾病而生活痛苦的人,要比因为贫困、失业与生理疾病而痛苦的人更多。作者还发现儿童情绪健康与行为得体,要比学习成绩更能够影响成年之后的幸福水平,而学校、教师和家长对塑造儿童的情绪和行为至关重要。作者还向政策制定者提出了一个以幸福为中心、能够让支出发挥更大效益的分析框架。这本书覆盖范围之广、结论之新,都是突破性的。这本书试图彻底改变我们对人类当务之急的理解,倡导公共政策应立足于对人们真正重要的事情上。
目录
0 引言:全新的范式 0.1 度量幸福 0.2 生命全程的幸福起因 0.3 关于本书 0.4 提 示 0.5 结 论 1 生命之幸福:什么对我们来说重要? 1.1 结果的阐释 1.2 提升成年人幸福 1.3 “成年人成就”的起由 1.4 “儿时成就”的起由 1.5 结 论 第一部分 什么铸就幸福的人生? 2 收入 2.1 生活满意度 2.2 收入与生活满意度 2.3 伊斯特林悖论 2.4 社会比较与适应性 2.5 什么决定个体的收入水平? 2.6 结 论 3 教育 3.1 教育如何影响生活满意度? 3.2 教育成功的原因 3.3 结论 4 就业与失业 4.1 失业 4.2 适应性与伤疤 4.3 当地失业 4.4 个体失业的原因 4.5 工作的质量 4.6 结论 5 建立家庭 5.1 配偶、分居与丧亲 5.2 适应性 5.3 养育子女 5.4 有伴侣和做父母的起由 5.5 结论 6 身心健康 6.1 不幸的原因 6.2 健康与生活满意度 6.3 心理健康vs生理健康:质量调整生命年问题 6.4 不健康的外部性 6.5 适应残疾 6.6 疾病的决定因素 6.7 结论 7 犯罪 7.1 谁在犯罪? 7.2 教育能减少犯罪吗? 7.3 犯罪的影响 8 社会规范与制度 8.1 信任 8.2 慷慨 8.3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8.4 社会资本 8.5 个人自由 8.6 政府的质量 8.7 平等 8.8 宗教 8.9 收入 8.10 结论 9 老年人的幸福 9.1 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 9.2 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来源 9.3 生活满意度随年龄增长而改变 9.4 结论 第二部分 什么塑造了成功的童年? 10 家庭收入 10.1 贫困与儿童成长 10.2 家庭收入对情绪健康的影响 10.3 家庭收入对行为的影响 10.4 家庭收入对智力表现的影响 10.5 结论 11 上班族父母 11.1 母亲的工作与其子女的情绪健康 11.2 母亲的工作与其子女的行为表现 11.3 母亲的工作与其子女的认知力发育 11.4 失业的父亲们 11.5 结论 12 家庭教育与父母的精神健康 12.1 基因 12.2 父母与其子女的情绪健康 12.3 父母与子女的行为表现 12.4 父母与其子女的认知发展 12.5 结论 13 家庭矛盾 13.1 测度矛盾的方法 13.2 家庭矛盾的影响 13.3 当矛盾冲突很严重时,应该离婚吗? 13.4 结 论 14 学校教育 14.1 不同中学的影响 14.2 不同小学的影响 14.3 不同教师的影响 14.4 结论 第三部分 我们能做些什么? 15 测度幸福的成本效益 15.1 新的方法 15.2 为什么使用成本效益分析而不是成本收益? 15.3 税收与规章制度 15.4 为什么不以货币为单位衡量收益? 15.5 平等 15.6 折算率 15.7 寿命长短与出生人数 15.8 一些例子 15.9 结论 16 幸福的起源 16.1 一些关键的研究发现 16.2 生命历程法 16.3 什么样的成年人更幸福? 16.4 经历的效应 16.5 如何通过孩童时期的情况预测成年时期的幸福 16.6 父母和学校如何塑造孩子? 16.7 公共物品 16.8 政策评估 16.9 未来的路 致谢 线上资源目录 参考文献 译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