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致敬岁月

致敬岁月

  • 字数: 135
  • 出版社: 山西人民
  • 作者: 吴国荣|责编:张小芳
  • 商品条码: 9787203119333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16
  • 出版年份: 2021
  • 印次: 1
定价:¥6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致敬岁月,也就是致敬自己。致敬自己的劳动和创造,致敬自己劳动和创造的动力源泉。吴国荣先生的近三十篇散文新作,体现的正是这个歌唱劳动歌唱创造的主题。 无论是对早年农村生活的回忆,还是工作阶段处理不同事务,或者与人相交,或者谈书论画,作者感慨劳动创造世界,创造激发新生,和谐成就大业,团结创造奇迹。人至晚年,作者更以一个宣传工作者的思想自学,着力于家族文化、家风建设,追求明理旷达相互理解的良性家庭家族关系,赞美忠孝传家,诗书继世。 本散文集思想立意高,文风质朴。
作者简介
吴国荣,太原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工期从事新闻出版管理工作,对家族文化深有研究。爱好书法。出版散文集《回望青山》《与岁月同行》等四种
精彩导读
重读天龙山 一看题目,就知道天龙 山我去过不止一次。20年前 我曾写过一篇关于天龙山的 文章,刊登在太原市的文艺 期刊《城市文学》上,那俨 然导游解说词的文笔今天看 起来,实在过于肤浅幼稚, 完全辜负了天龙山的悠久文 化和历史沧桑。 记得当时在文章中也曾 介绍过,天龙山位于山西省 太原市西南36千米处,集林 、泉、洞、窟、寺于一体, 是一处人文景观和自然风光 浑然一体的风景名胜。也曾 描述过那里的植被,满山满 坡都是野生名贵树种白皮松 ,间杂其中的还有盆景一样 千姿百态的桧柏和侧柏。特 别是圣寿寺门前广场上的那 棵蟠龙松,树冠如华盖,遮 天蔽地数百平方米,像随时 候命侍奉佛祖出行。但是这 些自然景观,仅是太原地域 特色的风光,而已。当年文 章忽略了天龙山的石窟造像 及其艺术特色,唯有石窟造 像,能完美证明天龙山在中 国历史上的地位和文化价值 。 天龙山石窟是天龙山的 魂魄,也是天龙山的历史长 度和艺术高度。开凿于东峰 和西峰山腰间的洞窟现存25 座,东西长约500米。高欢 从实际掌控东魏朝政始,便 在发迹地别都晋阳之天龙山 修建避暑离宫,并开凿石窟 ,拉开了天龙山佛教文化的 历史序幕。位于东峰的第二 窟和第三窟,就是最早开凿 的一组双窟。天龙山石窟无 论规模、数量和影响,都远 不如云冈、龙门、敦煌和麦 积山石窟。但是,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虽然天龙山这 两座石窟有点单薄,显得局 促,但它代表的时代风貌却 是唯一的。走遍全国石窟,
目录
重读天龙山 读不完的晋祠 佛道相生兴龙山 高古不凡说太山 一尊大佛的身前背后 赤桥怀古 文瀛湖水荡千秋 迎泽公园 太原的桥 保存晋阳古城的记忆 地域文化的背后 与草木同安 乳名声里的故乡 又到麦收拾穗时 把心寄回家 我和报纸的情缘 雏凤清声 和小鸟共处 守住乡魂 我的母亲 我的隐私 找点时间 哥们儿 走着瞧 心灵如何安放 心绪 霜林醉时识珍木 致敬岁月 恨不人生二百年 说是道非 学而不厌为人生 何不返璞进书房 崎岖艰辛花自艳 学书法即学做人 献身晋剧勇创新 梨园梅开更芬芳 守一份人之初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