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紧急权:体系建构与基本原理

紧急权:体系建构与基本原理

  • 字数: 316
  • 出版社: 北京大学
  • 作者: 陈璇
  • 商品条码: 97873013256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61
  • 出版年份: 2021
  • 印次: 1
定价:¥7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紧急权,是公民在缺乏公力救助途径的急迫情状下,以损害他人的某一法益为代价来保护另一法益的权利。本书分总论和分论两编。总论编主要站在宏观的视角,结合法哲学、政治哲学的原理,搭建起了完整的紧急权体系,并在此基础上较为系统地厘清了各紧急权之间的适用位阶以及竞合关系。分论编则着重从微观入手,以紧急权体系为基本的分析框架,结合中外大量的典型司法判例,分别选取正当防卫的行使限度、防御性紧急避险的适用空间、攻击性紧急避险与生命冲突以及公民扭送权限度的规范续造这四个具有实践意义的问题,展开了深入和细致的探究。 本书突破了以往研究正当化事由的传统范式,不再孤立、分散地逐一分析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权利的成立条件,而是将所有疑难问题放在紧急权的体系框架内整体地加以审视,并且对法哲学与刑法教义学的融合与对接进行了大胆尝试和有益探索。本书对于推动紧急权理论的纵深发展、完善正当化事由的研究方法具有重大的意义,也能够为司法实践中疑难问题的解决提供有益的参考。
作者简介
陈璇,法学博士,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外国刑法与国际刑法研究所博士后。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青年学者(A岗)。主要研究领域为刑法基础理论。在《法学研究》《中国法学》《中外法学》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出版专著《刑法中社会相当性理论研究》《刑法归责原理的规范化展开》《正当防卫:理念、学说与制度适用》,译著《目的行为论导论》。
目录
导言 一、本书的问题意识 二、本书的基本内容 三、未竟课题的展望 上编总论 第一章紧急权体系的“三期”建设 一、第一期:权利空间的分配 二、第二期:侵害风险的归责 三、第三期:社会团结的引入 四、本章小结 第二章紧急权的适用位阶与竞合 一、互斥情形下的适用位阶 二、重叠情形下的竞合处理 三、“想象竞合”中的行为定性 四、本章小结 第三章紧急权行使限度的层级化 一、比例原则框架下紧急权限度的界定 二、紧急权限度层级化的实践指导意义 三、本章小结 第四章紧急权的适用与罪刑法定 一、紧急权目的性限缩带来的问题 二、罪刑法定原则不适用于紧急权 三、本章小结 下编 分论 第五章正当防卫的权利塑形与社会控制 一、导言 二、正当防卫的权利根基 三、正当防卫的权利塑形 四、正当防卫的社会控制 五、本章小结 附录:德国刑法中防卫限度的理论和实践 第六章防御性紧急避险的适用空间 一、问题的提出 二、误入歧途的正当防卫扩张理论 三、发掘被尘封的防御性紧急避险 四、本章小结 第七章攻击性紧急避险与生命冲突 一、问题的提出 二、三个前提性问题的厘清 三、危险共同体的内部牺牲 四、生命危险的单纯转嫁 五、本章小结 第八章公民扭送权限度的规范续造 一、问题的提出 二、紧急权体系下扭送权的正当根据 三、扭送权限度要件续造的具体展开 四、本章小结 科学与实践:刑法教义学内部的功能分化(代后记) 参考文献 案例索引 关键词索引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