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明中叶唐顺之的史学世界--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明中叶唐顺之的史学世界--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 字数: 461
  • 出版社: 中华书局
  • 作者: 李德锋|责编:吴爱兰
  • 商品条码: 978710115402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75
  • 出版年份: 2021
  • 印次: 1
定价:¥11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深深植根于明代中叶的 政治、思想和史学背景中的 唐顺之史学内涵比较丰富。 史学特点一生多变,大致经 历了由早期对经典的研习到 后期编纂理论和历史评论的 成熟。其日常应酬和为官职 责所在,撰写了一定数量的 传记、巡查记录,参与了实 录的誊抄,成为明皇朝史的 有机构成。其史学在启蒙和 经世致用方面,对其后明朝 史学的发展产生了直接而广 泛的影响。唐顺之还以其“ 晚岁之出”丰富和深化了我 们对“国史”和“野史”互动关 系的认识。深深植根于明代 中叶的政治、思想和史学背 景中的唐顺之史学内涵比较 丰富。史学特点一生多变, 大致经历了由早期对经典的 研习到后期编纂理论和历史 评论的成熟。其日常应酬和 为官职责所在,撰写了一定 数量的传记、巡查记录,参 与了实录的誊抄,成为明皇 朝史的有机构成。其史学在 启蒙和经世致用方面,对其 后明朝史学的发展产生了直 接而广泛的影响。唐顺之还 以其“晚岁之出”丰富和深化 了我们对“国史”和“野史”互 动关系的认识。
作者简介
李德锋,汉族,1980年出生,安徽萧县人,历史学博士。现为内蒙古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史学理论及史学史。出版学术著作《此心光明——评说王阳明与传习录》(人民出版社,第二作者)1部,在《史学史研究》《人文杂志》《求是学刊》《内蒙古社会科学》《内蒙古大学学报》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省部级课题。
目录
序 向燕南 绪言 第一章 唐顺之及其时代 第一节 明中叶政治异动与唐顺之早期气节 第二节 思想格局:从一味“述朱”到“合会朱、陆” 第三节 “典型”与“推进”:明中叶三大史学思潮中的唐顺之 第二章 研习·批评·考证:唐顺之早期史学路径 第一节 汲汲举业时的史学研习和批评 第二节 所谓“唐宋派”巨擘的史学批评和考证 第三节 题录为“唐顺之删定”的《重刻翰林校正资治通鉴大全》 第三章 唐顺之的史学编纂及思想 第一节 《左氏始末》对《左传》的改编 第二节 “六编”编纂体系 第三节 两部《解疑》的史学思想 第四章 唐顺之的明皇朝史贡献 第一节 “以俟国史传方技者有考”:《旸谷吴公传》与《明史?吴杰传》 第二节 “疏才何以答揄扬”:《周襄敏公传》 第三节 “储一代之史材以信今传后人”:唐顺之所撰其他人物传记 第四节 留意边务与道德鼓励:《广右战功录》 第五节 《南北奉使集》与“南倭北虏”问题 第六节 校录明代历朝《实录》《宝训》 第五章 唐顺之及其史学于晚明的影响 第一节 唐顺之与晚明启蒙史学思潮:《左编》与《藏书》 第二节 唐顺之与晚明史学经世思潮 第三节 谁的唐顺之——后唐顺之时代有关唐顺之“晚岁之出”的历史书写 结语 附录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