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从区划到圈层--国际视野下的京津冀人口发展(精)/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北京行政学院学术文

从区划到圈层--国际视野下的京津冀人口发展(精)/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北京行政学院学术文

  • 字数: 347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尹德挺//史毅//张锋|责编:李庆红
  • 商品条码: 978752038620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16
  • 出版年份: 2021
  • 印次: 1
定价:¥10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在控制城市开发强度、 遏制城市“摊大饼式”发展及 有效治理“大城市病”的目标 导向下,本书致力于探索以 圈层结构为基础的大城市人 口聚集演进规律及其经济协 调关系,以推动京津冀城市 群及其中心城市成为城市发 展质量、人居环境质量、人 民生活品质和城市竞争力同 步提升的典范。 本书选择我国发展潜力 巨大的京津冀城市群及其中 心城市为研究对象,辅以美 国纽约、日本东京等世界级 城市的国际比较,旨在把我 国主要城市群中心城市的人 口高效聚集纳入国家战略大 局进行综合考量。本书在圈 层结构理论的指导下,打破 不规则行政区的不可比性, 按相同圈层口径对京津冀城 市群及其中心城市的人口分 布进行了国际比较,有利于 以全新的视角认识区域人口 聚集特征和圈层能级。人口 圈层分布的实证研究能为国 内城市总体规划的优化提供 数据支撑,以形成城市“内 核圈减量、中间圈增效、外 围圈夯实”的良性循环。
作者简介
尹德挺??1978年生,2016年晋升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北京市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首批“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北京行政学院)名师”。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现任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北京行政学院)社会学教研部主任、北京市人口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博士后合作导师,兼任北京市人口学会副会长、北京社会建设研究会秘书长。在《人口研究》《中国人口科学》《人民日报》等报刊发文百余篇,代表性著作有《老年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多层次研究》《流动浪潮下的人口有序管理》《首都人口疏解的行与思》《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问题研究》《北京志·人口志1995—2010》等。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多项,荣获省部级科研奖励十余项,所授课程入选中共中央组织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国好课程”。 史毅 1990年生,博士,副研究员,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系,现就职于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人口研究部。研究方向为人口迁移与流动、社会调查方法等,在《人口研究》《青年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若干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省部级课题多项,参与联合国人口基金、民政部等课题多项。 张锋??1994年生,硕士,毕业于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北京行政学院)社会学教研部,研究方向为人口空间分析。在校期间曾参与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等部门的多项课题,在《社会学评论》等期刊发表论文近十篇。
目录
第一篇 京津冀视角:区划中的人口 第一章 协同视域下的人口潮汐 一 研究意义 二 研究目的 第二章 人口引力新转向 一 京津冀再出发 二 以首善标准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 三 重大国家战略中的京津冀定位 四 2014年以前的京津冀人口 五 2014年以后的京津冀人口 第三章 京津冀流动人口迁徙向何方 一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二 居留意愿是否强烈 三 居留意愿强烈者的特征 四 怎样顺势而为 第四章 首都核心产业就业如何优化 一 首都服务业仍具就业吸纳潜力 二 生产性服务业重在“添活力” 三 生活性服务业重在“增效率” 四 公共服务业重在“强基础” 五 适时调节三类服务业的比例结构 第二篇 全国视角:城市群中的人口 第五章 区域人口开新局 一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二 区域增长极的孵化 三 城市群发育的圈层对称性 第六章 主要城市群中心城市服务业就业特征 一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二 服务业就业结构及其变化 三 经济发展与服务业就业的行业配置 四 城市功能与服务业就业的专业化水平 第三篇 全球视角:圈层中的人口 第七章 世界级城市群的“面上扫描” 一 文献评述 二 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三 中美典型城市群人口空间比较 第八章 50千米城市圈层的“以点带面” 一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二 北京常住人口圈层分布特征 三 北京与东京、多伦多的国际比较 四 明晰城市群中心城市人口圈层分布格局 第九章 东京都市圈就业人口圈层演进 一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二 文献评述 三 就业结构总体特征 四 “单核”向“多核”转变中的就业密度 五 就业重心的迁移测度及离散趋势 六 就业空间圈层结构分析 第四篇 锚定协同 第十章 首都人口高质量发展 一 城市治理的宏观背景 二 城市发展的现实之困 三 城市转型的改革之力 四 城市治理的方法感悟 第十一章 大变局时代的京津冀协同 一 把握风险 二 研判态势 三 打好协同发展主动战 四 圈层发展的再讨论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