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彝族医药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理论与实践

彝族医药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理论与实践

  • 字数: 690
  • 出版社: 云南科技
  • 作者: 徐士奎//罗艳秋|责编:马莹//王韬
  • 商品条码: 978755872870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62
  • 出版年份: 2021
  • 印次: 1
定价:¥18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 彝族和其他民族一样,历 尽沧桑;在同大自然和疾 病斗争过程中,积累了具 有彝族医药特色的传统医 药学。彝族认为万事万物 的根本是清浊二气,天、 地、人和各种事物都是由 清浊二气产生的,因此清 浊二气是彝医认识自然、 了解疾病和治疗疾病的总 纲。本书介绍了彝医药学 术体系构架的理论基础, 在实际应用中的探索与实 践。罗艳秋首次将彝族传 统医药的研究放入中国传 统医学发展的大背景之下 ,对彝族传统医药的理论 来源和形成基础进行研究 ,认为以彝族古天文历法 为代表的古代科学技术是 一个严密的数理体系。提 出以彝族十月太阳历和十 二月阴阳合历为基础产生 的“五生十成”和“十生五成” 理论是理解和阐释彝族传 统医药的理论源头,在此 基础上形成的五行辨病与 六气辨病是彝医诊疗疾病 的核心理论,是继承和发 展彝族传统医药学术的关 键。
目录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对象 五、研究方法 六、主要创新点 七、主要贡献 上篇 鼻族医药文化遗产概论 第一章 彝族医药文化遗产研究需明确的问题 第一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范式理论 二、文化价值观理论 三、马克思生活哲学 第三节 核心概念的解读 一、辩证地看待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的关系 二、明确彝族医药文化遗产的核心和主体 第二章 彝族医药文化保护与传承现状解析 一、彝族医药文化传承之“偏” 二、彝族医药文化传承之“乱” 三、彝族医药文化传承之“散” 四、彝族医药文化传承之“软” 五、彝族医药文化传承的“弱” 第三章 彝族医药文化的传承危机 一、学术异化引起传承链条断裂 【案例一】云南白药的发展源流 【案例二】既能宣通又能收敛的笔管草 二、定位不准确导致整体性传承缺失 三、民族文化认同感受到现代医学严重冲击 【案例一】380元的袜子与5元的彝药 四、传承机制缺乏顶层设计降低群体延续性 【案例一】没有传习场所的艰难之路 【案例二】名老彝医专家学术思想的断档 【案例三】默默无闻的民间医生与联合国副秘书长 五、政策缺失使彝族医药文化传承处于自生自灭状态 【案例一】云南医学史“官办医学堂”创始人的仅存历史见证毁于一旦 【案例二】乡间集市的民间医生 【案例三】举步维艰的执业医师考证之路 六、全局式研究视域缺位限制科学内涵的阐释 【案例一】《滇南本草》之活态传承:戴医生与治疗“九种胃气痛”的 “王药” 七、社会转型下文化重构不及时导致传承萎缩 【案例一】云南黑药的故事 【案例二】家传绝学再现:王荣辉与《启谷署》 中篇 鼻族医药知识体系的原创优势 第四章 研究视域 一、研究现状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