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哲学与文化(第十九辑)--王阳明哲学

中国哲学与文化(第十九辑)--王阳明哲学

  • 字数: 198
  • 出版社: 上海古籍
  • 作者: 郑宗义 主编
  • 商品条码: 9787573200822
  • 版次: 1
  • 页数: 216
  • 出版年份: 2021
  • 印次: 1
定价:¥6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辑共收论文七篇。其中,有四篇文章是围绕王阳明哲学展开的,这也是本辑的主体部分。陈立胜老师的文章指出,“大道意识”“为己之学”和“天下一家”构成了传统阳明学的基本精神气质。由于问题意识的转换与日本阳明学的影响,近代中国阳明学的兴起与民族国家的建构联系在了一起。作者呼吁,应让传统的“大道意识”重归今日的阳明学。陈志强老师的文章紧扣“习”的概念,以王船山、陈乾初、颜习斋为例,阐明明清之际儒学恶论的理论发展。赖柯助老师的文章借助美国哲学家柯思嘉的理论来阐释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黄敏浩老师的文章检讨了耿宁对王阳明“良知”概念的分析,肯定了他对良知不同涵义的区分,但否定他认为不同涵义的良知提出时间有早晚。俞秀玲老师的文章详细分析了李二曲的儒学思想。陈亮老师的文章通过当代的德性知识论来诠释阳明的知行合一说。李志恒老师的文章探讨了《庄子》在当代文化批判中所可能发挥的作用。
作者简介
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于2005年成立,刘笑敢教授及信广来教授为荣誉主任,并由郑宗义教授及姚治华教授分别担任正副主任。中心通过举办国际学术会议、学者访问计划及出版期刊,致力于组织与推动新课题、新方法、新领域、新资料的探索与研究,提升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的学术水平和促进学术交流。 郑宗义,1995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哲学博士,现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热爱教学与研究,信奉孔子之言:“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目录
主题论文:王阳明哲学 从“天下”到“世界”:阳明学视界的近代转换及其反思 明清恶论探析:王阳明“习”的概念起源与发展 良知、立志与知行合一:再论阳明如何回应道德之恶 耿宁的良知三义——以《人生第一等事》为中心的检讨 专论 “体用兼赅”以“开物成务”——李二曲对儒家道德的自觉与重建 新叶林 圆满之知——从德性知识论的角度看王阳明“知行合一” “风”与“麻风”:试论《庄子》会如何思考生活本身的不确定性 编后语 王阳明哲学 稿约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