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一起读《内经》2

一起读《内经》2

  • 字数: 206
  • 出版社: 中国中医药
  • 作者: 孙洁
  • 商品条码: 9787513269360
  • 版次: 1
  • 页数: 302
  • 出版年份: 2021
  • 印次: 1
定价:¥4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主要内容基于我们面对中医规培生和基层中医串讲《黄帝内经》的讲稿。本册重点阐释病因病机,以简单的语言解释《黄帝内经》条文,着眼于其理论意义的现实阐发,沟通经典与临床,从而帮助读者学习经典。
作者简介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副教授、副主任中医师,硕士生导师,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继承人,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师承双博士。先后师从国家级名中医周安方、王坤根诸先生。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0篇,先后主持、参与各级科研项目十余项。先后承担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男科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外科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在网络主播的“从头学中医”课程累计点击近百万。
目录
第六讲 病因 一、百病之所始生 (一)中医的病因分类法 (二)中医发病观 二、三部之气的伤人规律 举个外邪伤人的例子——风邪 三、“过用”是生病的根本原因 (一)勇者气行则已,怯者则着而为病 (二)生病起于过用,此为常也 四、百病皆生于气 (一)气化异常是所有疾病的共同特点 (二)九气之变 (三)百病所生的例证 第七讲 发病 一、感而即发 (一)正虚是发病的基础 (二)风厥是如何发病的 (三)消瘅是如何发病的 (四)邪气中人的规律 (五)邪气伤五脏 二、感而后发 (一)春伤于风 (二)夏伤于暑 (三)秋伤于湿 (四)冬伤于寒 三、因加而发 第八讲 情志所伤 一、情志伤人之机理 (一)怵惕思虑则伤神 (二)悲哀动中者,竭绝而失生 (三)喜乐者,惮散而不藏 (四)愁忧者,闭塞而不行 (五)盛怒者,迷惑而不治 (六)恐惧者,神荡惮而不收 二、七情内伤五脏 三、五脏精神不可伤 第九讲 疾病传变规律 一、表里相传 (一)由表入里 (二)皮部的重要性 二、五脏相传 (一)五脏以次相传 (二)五脏特殊传变 (三)五脏病不按规律传变 第十讲 正邪与虚实 一、虚实的基本概念 (一)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二)虚实举例 二、真气、正气、邪气 三、虚邪中人的后果 (一)其在表 (二)入深以传 (三)虚邪偏客于身半 四、精气、津液、血脉的有余和不足 五、上、中、下三气的不足 (一)上气不足 (二)中气不足 (三)下气不足 六、肉苛的主要证候及机理 七、四海的虚实变化 (一)气海 (二)血海 (三)水谷之海 (四)髓海 八、五气所胜的致病特点 (一)风胜则动 (二)热胜则肿 (三)燥胜则干 (四)寒胜则浮 (五)湿胜则濡泻 第十一讲 阴阳病机 一、阴阳偏盛 二、阳气的作用 三、阳虚邪气致病的特点 (一)因于寒 (二)因于暑 (三)因于湿 (四)因于气 四、烦劳是损伤阳气的重要原因 五、清静是保存阳气的最佳方法 第十二讲 病机十九条 一、五脏病机 (一)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二)诸寒收引,皆属于肾 (三)诸气□郁,皆属于肺 (四)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五)诸热瞀瘛,皆属于心 二、上下病机 (一)诸厥固泄,皆属于下 (二)诸痿喘呕,皆属于上 三、六气病机 (一)风、寒、湿病机 (二)火邪病机 (三)热邪病机 第十三讲 五脏病机 一、五脏所藏之精和所舍之神 二、五脏的虚实病证举例 三、五脏病的诊治原则 四、五脏的虚实表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