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文化影响力(系统结构与提升路径)

文化影响力(系统结构与提升路径)

  • 字数: 261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梁建新|责编:杨晓芳
  • 商品条码: 978752039175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87
  • 出版年份: 2021
  • 印次: 1
定价:¥10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文化影响力是一种以主 体交往互动为基础而产生的 一种“文化力”。本书力求在 广泛阅读和分析相关文献的 基础上,精准阐释文化影响 力的科学内涵,立体呈现由 主体互动力、思想同化力、 信息传播力、价值渗透力、 形象吸引力、行为支配力等 六大要素所构成的文化影响 力系统结构,科学总结国内 外文化影响力提升的实践经 验,着力探索新时代我国提 升文化影响力的思想路径与 行为路径,并为文化影响力 的提升提供强有力的战略支 撑系统,从而揭开文化影响 力的神秘面纱……
作者简介
梁建新,男,1971年11月生,湖南安化人,现为广西大学法学院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导师,君武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博士后,全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常务理事。曾任教于东南大学人文学院、长沙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城市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两项,主持省部级项目8项,出版《穿越意识形态终结的幻象》等著作8部,发表论文40余篇,获第六届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目录
绪论 一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三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架构 四 需要进一步拓展和深化的若干问题 第一章 文化影响力的科学内涵 一 影响力·软实力·硬实力:概念辨析 二 文化影响力的价值始点:生命需求 三 文化影响力的双重向度:思想与行为 四 文化影响力的三副面相:国家、社会与个体 五 生成文化影响力的八大要素:“珍珠链模型” 第二章 文化影响力系统结构的“合理内核” 一 意识形态的“前史” 二 马克思对“意识形态”的科学阐释 三 “文化”的概念及其与意识形态的关系 四 核心价值观:当代东西方文化影响力博弈的焦点 五 马克思主义:文化影响力提升的导航系统 第三章 文化影响力系统结构的力量构成 一 主体互动力:文化影响力的条件 二 思想同化力:文化影响力的基础 三 信息传播力:文化影响力的手段 四 价值渗透力:文化影响力的内核 五 形象吸引力:文化影响力的内化 六 行为支配力:文化影响力的外化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影响力系统结构的历史演进 一 拨乱反正塑造党和国家内外形象力 二 吐故纳新增强思想理论同化力 三 与时俱进锤炼价值渗透力 四 攻坚深入强化行为支配力 五 改革创新全面提升文化影响力 第五章 国外文化影响力系统结构及生长路径的实证分析 一 美国电影文化的意识形态底蕴及其影响力提升路径 二 日本动画文化影响力提升的基本经验 三 法国应对文化影响力危机的战略与策略选择 四 俄罗斯文化的基本精神及其影响力 第六章 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影响力的思想路径 一 夯实文化的理论基础 二 凸显文化的理想追求 三 坚定文化的道路自信 四 彰显文化的制度属性 五 构建文化的道德秩序 六 强化文化的价值引领 第七章 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影响力的行为路径 一 推进科技创新:提升文化影响力的强大杠杆 二 建设生态文明:打造文化影响力的亮丽名片 三 科学引领娱乐:发挥文化影响力的现实抓手 四 正确对待宗教:铸造文化影响力的信仰场域 五 强化道德规制:铺就文化影响力的生活土壤 六 建设法治中国:增进文化影响力的政治认同 七 反对恐怖主义:体现文化影响力的全球课题 第八章 我国文化影响力系统结构及提升路径的战略支撑 一 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二 锻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品牌 三 夯实经济政治等硬实力基础 四 实现传播体系与传播能力的现代化 五 净化文化影响力提升的思想文化环境 致谢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