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教师价值取向论--学校文化视角下的个案研究

教师价值取向论--学校文化视角下的个案研究

  • 字数: 285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张释元|责编:陈雅慧
  • 商品条码: 978752035839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90
  • 出版年份: 2019
  • 印次: 1
定价:¥9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从文化的角度看,价值 取向一般是基于目的而对手 段选择的偏好。教师价值取 向是基于教育质量的最高目 的而对各种常规教育活动的 手段选择的普遍信念。教师 价值取向蕴藏于教师信念中 ,指向教育活动手段的选择 ,并非一定表现在教师行动 中,因此,教师的价值取向 分为践行的价值取向和信奉 的价值取向两种表征。二者 共同存在于教师价值取向结 构系统中,分享着教师信念 系统的存贮空间,且折射在 同一教育活动中。中小学校 的常规教育活动一般包括教 学、管理和德育等。在每一 类型的教育活动中,都折射 出教师信奉的价值取向和践 行的价值取向,表现为“言 说”与“行动”之间的差异性 。在教师个体实践中,一般 践行的价值取向为核心价值 取向,而只被“言说”的、信 奉的价值取向处于边缘地带 。在教师群体实践中,群体 共享的价值取向处于核心地 带,但它们同样尊重那些处 于边缘的个体持有的价值取 向。
作者简介
张释元,上饶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小学教育专业负责人,江西师范大学基础教育研究院兼职研究员。全国课程专业委员会理事、江西省教育学会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江西省教育学会班主任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民盟江西省委教育委员会委员、南昌市青云谱区特邀督学。 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课程与教学、基础教育、教师教育等,主持或参与多项国家级和省级的科研课题,在《教师教育研究》《教育发展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等期刊发表了多篇论文,出版了合著《教师文化论》, 主编《基于教师资格考试的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等4部教材。
目录
引言 第一节 为什么要关注教师价值取向研究领域 第二节 教师价值取向研究的价值定位 第一章 教师价值取向研究的追溯 第一节 价值取向的概念研究 第二节 教师价值取向的概念探索 第三节 教师价值取向研究的基本考察 第二章 教师价值取向研究的设计 第一节 研究假设 第二节 研究的分析框架 第三节 研究的问题架构 第四节 研究的取向与路径 第五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三章 J中学学校文化剖析 第一节 J中学发展的基本历程 第二节 J中学学校文化体系分析 第三节 J中学学校文化特征解读 第四章 教师关于教学设计的价值取向 第一节 “教学中知识最重要”:教学设计理念关注传授哪些知识 第二节 “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最重要”:教学设计理念关注培养学生什么能力 第三节 “教学中培养学生情感最重要”:教学设计理念关注学生情商和师生关系 第四节 “教学中培养学生思想品德最重要”:教学设计理念关注学生思想道德品质 第五节 “教学还是考试最重要”:教学设计理念关注学生学习结果 第五章 教师关于教学管理的价值取向 第一节 “攻心战”:教师的管理总体取向 第二节 “全得靠老师”:教师对学生管理的基本假设 第三节 “咱也犯不上”:教师管理责任担当的“尴尬” 第四节 “现在好孩子太少了”:“学生的存在本质”假设对教师管理的影响 第六章 教师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 第一节 “老师就做自己”:教学技术是无法向他人学习的 第二节 集体备课:规范化与个性化的展现 第三节 不崇尚“死板”的教学:教学创新的基础思想 第四节 “考试不考的我都不讲”:成绩才是铁的评价标准 第七章 教师价值取向内在结构的悖论 第一节 “说和做两回事”:言与行的悖论 第二节 “都是中考惹的祸”:素质取向与应试取向的悖论 第三节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改“理想”与教学“现实”的悖论 第四节 “主科”教师的“抱怨”与“小科”教师的“控诉” 第五节 “好好教还是不好好教”:“副科”教师的“无奈” 第八章 价值取向、学校文化与教育变革:基于案例的解析 第一节 中学教师价值取向结构与特点 第二节 中学教师价值取向与学校教育变革之间的关系分析 第三节 中学教师价值取向与学校文化之间的关系分析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