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进学丛谈(精)/光启文库

进学丛谈(精)/光启文库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 作者: 葛晓音
  • 商品条码: 978710019837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65
  • 出版年份: 2021
  • 印次: 1
定价:¥9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为北京大学葛晓音教授学术文章结集,也是她对四十年进学生涯的回顾。本书共五辑五十篇,葛晓音教授用“杏坛探颐”“师友遗影”“书刊因缘”“新著撷英”“潮头点滴”等五辑在追溯进学之路上的点滴时怀人忆事,如对林庚、程千帆、陈贻焮等先生的回忆,良多感怀;亦在追忆不同人生阶段对进学之道的感悟时提点后人,颇多启发。此书可谓葛晓音教授“朝花夕拾”之作,文字朴实,感情真挚。
作者简介
葛晓音,1989年起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曾任日本东京大学大学院(即研究生院)人文社会系教授,香港浸会大学中文系讲座教授。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博雅荣休教授,国学院博士生导师。主要著作有《八代诗史》《汉唐文学的嬗变》《唐宋散文》《山水田园诗派研究》《诗国高潮与盛唐文化》《唐诗宋词十五讲》《先秦汉魏六朝诗歌体式研究》《唐诗流变论要》《杜诗艺术与辨体》等等。
目录
自?序 3 杏坛探颐 诗性与理性的完美结合 3 林庚先生手稿读后感 26 妙悟和学力相结合的典范 32 程千帆先生的古诗课 36 王瑶先生对中古文学研究的贡献 45 通新旧之学?达古今之理 56 陈贻焮先生《杜甫评传》跋 79 陈贻焮先生《梅棣盦诗词集》序 88 聂石樵先生的魏晋南北朝文学史观 90 选堂教授《佛国集》诗艺浅探 99 叶嘉莹先生“兴发感动”说的学术高度 110 日月不息?师表常尊 114 谱入弦歌的百年悲欢 124 师友遗影 精神飞扬天地间 131 钟声里的遐思 135 大师的气度 140 难忘师恩?永记师训 144 追念傅璇琮先生 155 追思周先慎老师 160 学术是他生命的第一需要 167 真正的学者 174 几日浮生哭故人 178 书刊因缘 北大图书馆的变与不变 189 名刊品位与编辑作者的坚守 195 刊庆的随想 201 我和《文学遗产》 204 《北京大学学报》 208 新著撷英 吴淑钿《近代宋诗派诗论研究》序 215 新思维与传统治学方式相结合的成功尝试 219 孙明君《三曹与中国诗史》序 230 六朝隋唐诗歌格律、体式演进问题及其研究进展 234 刘宁《唐宋之际诗歌演变研究》序 244 陈桥生《刘宋诗歌研究》序 252 力求摆脱依傍的唐传奇研究 257 冯志弘《北宋古文运动的形成》序 270 考证与辞章研究相结合的成功探索 275 潮头点滴 第一义的研究是学术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 285 由外向内和由内向外 289 吸取新方法应以传统治学方式为本 297 让研究者沉下心来做学问 301 回眸时的沉思 304 文学遗产的古为今用 309 唐代文学高峰对当今文艺建设的启示 313 在研究的实践中探索学术转型的方向 320 学术自信和价值判断 325 深层研究是文学史书写的基础 330 国学研究和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 334 中国文学史基础课教学中的若干问题 342 文本阅读的理解力和判断力 349 跨学科研究的探索和实践 354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