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教师与学生史研究--当代教育史研究新进展

中国教师与学生史研究--当代教育史研究新进展

  • 字数: 362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编者:赵国权//杨捷|责编:赵丽
  • 商品条码: 978752039244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60
  • 出版年份: 2021
  • 印次: 1
定价:¥11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自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 以来,受法国年鉴学派的影 响,中外历史研究开始视野 下移,并向生活史转向,中 国教育史研究也紧跟历史研 究转向的步伐,开始关注普 通人群的教育生活及教育史 学科的重新建构,本研究所 涉及的中国教师史、应试与 学校史以及学科史,便是近 年来中国教育史研究的主要 热门话题,且无论是研究主 体、研究视角、学科支持还 是研究结论等多有创新。第 一,研究主体的针对性。以 往对中国教育史的研究,多 是倾向于对中国教育思想与 教育制度的研究,作为教育 活动主体的人的地位不突出 ,只见物而不见人,而教师 与学生正是教育及教学活动 得以实现的两大主体。因此 ,本研究让教育活动中的两 大主体即教师及学生,从幕 后走到前台,让他们成为教 育舞台的主角,借以改变以 往教育史研究中的“见物不 见人”现象,让教育史真正 成为“人”的教育史,而不是 “物”的教育史。
目录
教师与学生史 理念·境界·情操——《竺可桢日记》阅读札记 传统教师观的历史沿革及意义 名师教学技能为何难以复制:从古代塾师教学“绝活”难以传承谈起 先秦时期中国教师理论体系概述 先秦创始墨家的原创性教育思想探析 元代书院山长角色的转变——以元末学者陶安为中心的探讨 明清宫廷教育与皇子的读书生活 清代官学教师捐纳制度研究 清代江南乡村女塾师述略——以苏南苏、松、常、太为例 清末小学教师的转型与在职培训 上说下教:江州“义门陈氏”家族教育活动场景再现 民国时期中小学教师与训育 民国高校教师生活研究的历史定位 民国时期大学教师“跑街式生活”研究 回归人本:陈鹤琴、陶行知教育本土化办学探索的价值共识 陈宝泉师范教育思想探析 大学生生活的主体叙事及其特质(1977-1990) 科举与教化 科举制的废止与科举学的兴起 八股文的作用和意义 卑微者的尊严:宋代伎艺人的文艺教化活动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论科举考试的文化渊源 校非“围城”:董渭川“学校社会化”思想的启示 课本抗战之山东《战时教科书》 抗战时期日伪在山西实施的奴化基础教育 教育史学研究 教育生活史:教育史学研究新领域 旧套路与新范式:历史视野中的大学理念研究 寻求支点与突破:对教育活动史研究的几点思考 人的重新发现与教育关系的尝试性重构——以晚清教育活动变迁为例 实践一生存哲学中的“身体”:构建教育历史的另类视角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