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采光阅影(电影私语录)

采光阅影(电影私语录)

  • 字数: 200
  • 出版社: 上海三联
  • 作者: 龚艳|责编:殷亚平
  • 商品条码: 978754266792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68
  • 出版年份: 2021
  • 印次: 1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影院并不是一个密不 透风的黑匣子,它的漆黑 和密闭并不能完全遮蔽和 覆盖人的多向度的感官。 这是一本私人电影笔记, 记录和分享作者自己的阅 片感悟,光影思考,是作 者多年来研究集成。其中 涉及对华语电影的观察, 主要叙述中国电影区块的 漂移、重组以及传播。同 时对西片和中国大陆当下 电影的作品分析,其中对 侯麦和凯瑟琳·毕格罗进 行了导演及作品分析。
目录
第一章 冷战国片笔记 第一篇 分岔路与浮桥:冷战初期的中国电影转向探微 一、分岔路:好莱坞与战后写作 二、转向:苏联电影与冷战银幕额 三、浮桥:香港左派电影 第二篇 双城记之四人行:1948-1952年 一、留港/返沪背靠祖国 二、蛰居/驱逐面向海外 第三篇 两部《梁山伯与祝英台》:港沪戏曲电影往事 一、缘起:时代与抉择 一、对话:乡愁与商业 二、回首:前世与今生 第四篇 重建与“十七年”电影基调的形成——北京、长春、上海 一、长春:“东影” 一、上海:“上影” 二、北京:“北影”和“八一” 第五篇 类型的修剪与改写:“十七年”反特片里的性别与主题 一、性别与类型:《腐蚀》与《徐秋影案件》 二、身体与改写:女特务与男侦察员 三、边境反特题材影片 四、结语 第六篇 1958-1965:艺术性纪录片与大跃进 一、大风浪里的小故事:样式与时代 一、钢人铁马:角色与身份 二、疾风劲草:纪录与社会主义想象 第二章 星马、中国港台地区电影与大众流行化 第一篇 星马影踪:1950-1960年代邵氏影业的东南亚布局与影响 一、布局:戏院、游艺场和电影 一、明星与“在地化 二、扬名:师法日本 四、结语 第二篇 蕉风椰雨:1950-1960年代的邵氏东南亚传播中的女明星 一、景观电影:李丽华 一、戏曲版图:林黛和凌波 二、郑佩佩:从伶人到侠女 第三篇 景观中的身体:战后沪港两地戏曲电影的明星表演与镜头呈现 一、分身:角儿/人民演员/黄梅调影后 一、脸与手:明星与景观镜像 二、曲与影:生产景观 第四篇 《桃姐》:非典型叙事与张力人物关系 一、非典型叙述:事件是人物的枝叶 一、张力人物关系:亲缘与超越 第五篇 《太极1从零开始》:游戏时代的功夫明星 一、造星术:功夫、游戏与时代命题 一、玩家的明星:被重构的类型 二、形式感:拼贴的世界 第三章 西片畅想VS国片现象片 第一篇 侯麦的电影地图:人·时空·故事 一、人·言语或者行动 二、故事·欲望法则 第二篇 观看、体验与游戏精神——凯瑟琳·毕格罗的镜像言语 一、性别迷墙与观看之道:《霹雳蓝天使》 二、从视网膜到脑神经:《末世纪暴潮》 三、感受、游戏与战争:《拆弹部队》 第三篇 虚实之间:数字电影的表演、特效与审美 一、角色:被采集的数据 二、视效:景观时代的银幕 第四篇 《小时代》:消费时代的亚文化读本 一、视觉消费:图像美学 二、叙事机制:物质与精神之恼 三、粉丝电影:亚文化与代际之变 第五篇 监制中心制之探索:《一路惊喜》的类型尝试与借鉴 一、贺岁拼盘与复合类型 二、角色与职责:监制型导演 三、结论 第四章 影评 一、《暗算》:没有了冬妮娅的保尔 二、革命叙事中的”她们“——兼谈《风声》与《悬崖之上》” 三、《你好,李焕英》:家庭相册还是拼盘小品?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