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汉晋南朝长江中下游环境与农业发展(精)

汉晋南朝长江中下游环境与农业发展(精)

  • 字数: 325
  • 出版社: 中华书局
  • 作者: 王勇|责编:吴爱兰
  • 商品条码: 978710115326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430
  • 出版年份: 2021
  • 印次: 1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书稿对汉晋南朝长江中 下游地区农业开发与生态环 境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系统 梳理。全书分五章,首章介 绍长江中下游地区早期环境 与农作的基本情况;第二章 至第四章分别着眼于环境自 身的变迁、对环境的改造与 对环境的适应三个方面,阐 述环境因素在汉晋南朝长江 中下游地区农业发展过程中 的作用,第五章考察汉晋南 朝长江中下游地区农业开发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书稿的 创新之处,首先在于对历史 时期农业发展与环境变迁间 辩证关系的剖析,突破了前 人成说,指出农业同样具有 保护自然、稳定生态、促进 人与自然和谐的机能,尤其 是农业开发强度不大的情况 下,其对生态环境的正面影 响要远超负面影响。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长江中下游的早期环境与农业开发 第一节 《禹贡》中的下中、下下之地 第二节 火耕水耨与“食物常足” 第三节 里耶秦简所见秦迁陵县的农作与环境 小结 第二章 气候变迁与农业发展重心的初步南移 第一节 汉晋南朝气候变迁的特征 第二节 从农学角度看气候转寒对长江中下游农业的影响 第三节 气候转寒对长江中下游农业发展的间接影响 小结 第三章 长江中下游的环境改造与区域开发 第一节 对三吴地区的考察 第二节 对三吴以外地区的考察 第三节 从走马楼吴简看长沙地区的环境改造 小结 第四章 长江中下游生态环境与农业经营的种类 第一节 以水稻为核心的作物种植制度 第二节 麦作推广与环境造成的局限 第三节 主要经济作物的种类与地域特色 小结 第五章 长江中下游地区农业开发的环境影响 第一节 东晋南朝的山地开发模式 第二节 从渔猎采集看六朝野生动植物资源 第三节 农业开发与长江中下游居住环境的改善 小结 结语 附论:农业开发与历史上的生态问题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