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列宁时期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理论论争研究

列宁时期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理论论争研究

  • 字数: 221
  • 出版社: 人民
  • 作者: 仇文利 著
  • 商品条码: 9787010220116
  • 版次: 1
  • 页数: 276
  • 出版年份: 2021
  • 印次: 1
定价:¥5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以及无产阶级政党建设进程中出现的各类论争为线索,在列宁时期这个特定时间域内探寻论争对无产政党建设的历史作用。 书稿首先从列宁时期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理论论争溯源与发展入手,指出其客观存在的国际国内背景,具有时代性、联动性、派别性等显著特征的党内论争在一定条件下是有益的。第二部分探讨了德、法、俄马克思主义者对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全面批判、俄共(布)对反动复辟思潮的批判,从思想建设理论论争中寻找确立马克思主义为党的指导思想的历史依据。第三部分探讨了组织建设方面的理论论争,为认知民主集中制组织原则的形成提供了理论与实践依据。第四部分探讨了关于作风建设的论战与斗争,形成了党密切联系群众、批判与自我批判等优良作风,对当前阐释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启示。第五部分通过对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等具体政策论争的探讨,指出俄共(布)在苏维埃政权建立初期已经体现出了灵活治理国家的执政能力。第六部分分析评价了列宁时期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理论论争,指出论争是一把“双刃剑”,对当下全面从严治党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作者简介
仇文利,女,本硕博均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哲学院,哲学博士。现任东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心主任,博导,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教育部全国高校青年骨干教师、江苏省第四期“333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会员、南京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南京市党建理论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南京市伦理学学会会员、东南大学思政研究会副秘书长、南京市优秀女性人才;先后在《求实》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和参与完成教育部规划项目及其他省部级规划项目5项,获得南京市市政府决策咨询奖1项、全国高职院校教师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1项、东南大学教学成果奖2项,主持在研省教育厅重点课题1项、南京市社科联项目1项、南京市党建研究院课题1项,参与在研国家社科重点项目1项、省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教育厅重大项目1项。
目录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