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在“轴心”“连续”“突破”问题的深处(上):关于中心与排他、中国观念及其比较

在“轴心”“连续”“突破”问题的深处(上):关于中心与排他、中国观念及其比较

  • 字数: 220
  • 出版社: 广西师大
  • 作者: 吾淳
  • 商品条码: 978755984173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96
  • 印次: 1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多年来,作者在研究和教学中一直关注“轴心期”与“连续”“突破”之间的关系,并就相关问题出版了两部专著。本书是对上述问题的更深层次的思考,在本书中,作者关注了三个专题,1.关涉“轴心说”:“中心”与“排他”;2.中国思维与观念的“连续性”;3.“连续”与“突破”:不同“轴心”间的比较。通过三个专题的论述,作者提醒我们既要看到“轴心说”所取得的“突破”,又要看到囿于“西方中心论”而造成的不足;在中国,我们必须不囿于雅斯贝斯“轴心说”的时间“铁律”,要在更早的历史时期中寻找或探查作为“精神”或“哲学”的思维与观念源头;通过不同“轴心”间的比较,鉴别并认识“连续”与“突破”所导致的本质差异究竟何在。
目录
一、雅斯贝斯“轴心说”非“排他主义”论 二、雅斯贝斯缘何跳不出西方中心论 三、雅斯贝斯“轴心说”:从兴奋到迷惑,从迷惑到困境 四、“轴心期”理论的困境与进路 五、在“轴心说”的深处 六、西方学者眼里的中国“轴心”及“连续性” ——以韦伯兄弟、稚斯贝斯、艾森斯塔特为代表的考察 七、中国自然哲学起源的方向与进程 八、中国自然哲学起源的若干特征 九、前诸子时期观念理性化进程的知识线索 ——以“天”观念为中心的考察 十、《易》“时”初义考 ——《周易》“时”观念的知识线索 十一、古代中国与希腊的知识形态再比较 十二、希腊与中国:哲学起源的不同典范 十三、从各轴心区域的神观看“连续”与“突破”问题 十四、轴心期的两种成果:思想性的建构与社会性的建构 Abstract(英文提要)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