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国家债务危机(民国时期政府内债整理与管理问题研究1912-1937)(精)/中国经济专题史研究

国家债务危机(民国时期政府内债整理与管理问题研究1912-1937)(精)/中国经济专题史研究

  • 字数: 327
  • 出版社: 上海财大
  • 作者: 刘杰|责编:石兴凤
  • 商品条码: 978756423380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35
  • 出版年份: 2021
  • 印次: 1
定价:¥1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从民国时期政府 内债发行入手,从政府角 度重点探讨三次内债整理 过程。首先对1912-1937 年政府内债发行概况进行 梳理。其次着重就北京政 府1921年、国民政府1932 年、1936年政府内债整理 的过程予以分析。对三次 内债整理过程分析基础上 ,从多维角度对内债整理 的原因进行初步的探索与 揭示。 第二章从债权方角度出 发分析金融业对待内债整 理态度与对策。着重就华 资银行业参与政府内债整 理展开论述,重点阐述在 三次内债整理之中银行业 是如何参与其中的、华资 银行业又是如何维系自身 债权利益的。以上海银行 公会个案入手,着重分析 金融组织参与理债的复杂 过程,以求多元面相分析 内债整理与金融业的博弈 与互动。 第三章着重分析北京政 府、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政 府内债管理制度变迁的历 史过程。对北京政府建立 之初的内国公债局、北京 政府后期所建立的总税务 司管理海关关余的担保制 度展开讨论,阐述不同管 理模式和机制对内债管理 构建的影响。同时承续北 京时期,还进一步考察了 国民政府建立初期的内债 管理制度及内债管理运行 情况。 第四章主要考察分析国 民政府1932年大规模内债 整理后国债基金管理委员 会建立及其组织运转基本 情况。详细分析国债基金 管理委员会在政府公债管 理与运行之中所起作用。 通过对其整体的考察以冀 深化对民国时期政府内债 管理的认识。 结语:从民国时期政府 财政转型与国家信用构建 角度对内债整理与管理问 题进行全面总结。同时探 寻内债整理与管理的历史 启示。进一步提出对当今 政府建立债务风险防范体 系,构建相关偿债基金制 度乃至制度创新的借鉴意 义。
目录
前言 导言 绪论 一、选题的缘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评述 三、研究的思路、方法与基本框架 第一章 民国时期内债的发行与内债的整理 一、民国时期财政运行与内债发行概况 二、北京1921年的内债整理 三、南京国民1932年、1936年的内债整理 四、民国时期内债违约原因的多维审视 第二章 民国时期内债整理与金融业的互动 一、民国时期内债整理与华资银行业的互动 二、银行业同业公会与内债整理:以上海银行公会为中心 第三章 民国时期内债管理制度的变迁 一、内国公债局与北京内债的管理 二、税务司执掌北京内债管理大权 三、税务司管理的困境与国民初期内债分散管理 第四章 国债基金管理委员会的建立以及运行 一、国债基金管理委员会的成立背景及缘起 二、国债基金管理委员会的组织构成 三、国债基金管理委员会的主要职能及业务活动 四、信用的嬗变与民国时期内债管理制度的变迁 结语 一、财政转型与国家信用:民国内债运行的制度反思 二、历史与前瞻:民国时期内债整理与管理变迁的启示 附录 附表1 北京时期国内公债情况一览表(1912-1927年) 附表2 北京时期国库券、库券发行一览表 附表3 南京国民1927-1937年发行公债概况表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