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城市化进程中的协商型政府何以可能(一个组织学解释)

城市化进程中的协商型政府何以可能(一个组织学解释)

  • 字数: 258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张翔|责编:王琪
  • 商品条码: 978752039146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49
  • 出版年份: 2021
  • 印次: 1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以城市化进程中的 协商型政府为研究对象,以 案例研究为主要方法分析了 协商型政府建设过程中的组 织逻辑问题。本书认为,在 建设协商型政府的改革过程 中,行政共同体的组织逻辑 发挥了重要作用,既为改革 实践提供了政治秩序,又在 秩序稳定中蕴育了改革元素 ,由此希望为读者呈现协商 型政府建设的制度空间与发 展方向。
作者简介
张翔,1985年6月生,政治学博士,毕业于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政治发展与地方治理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牛津大学访问学者,兼任中国机构编制管理研究会理事,南开大学中国政府发展联合研究中心研究员,福建省人民政协理论研究基地研究员等。近年来,主要从事中国政府与政治、地方治理与公共政策等方面的研究。先后主持国家级课题2项,在CSSCI来源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城市化进程的社会结构与治理形态 第一节 城市化过程中的社会变迁与治理难题 一 计划型城市化进程中的封闭式社会结构 二 管控型政府:适应封闭社会结构的城市治理1.0版本 三 市场型城市与开放式社会结构:城市化进程中的新治理情境 四 城市社会结构变迁中的公共行政难题 第二节 管控型城市政府因何衰落 一 低治理成本的秩序供给:管控型政府得以存续的制度逻辑 二 “职责-编制-财政”的三维矛盾限制了管控型政府的适应性空间 第三节 从理念到技术:协商型政府“落地”的理论叙事 一 行政协商机制:协商型政府的核心机制 二 行政协商机制的“两层次定位” 三 行政协商机制的主体、过程与目标 第二章 政府的组织逻辑与激励机制:理论背景与论域拓展 第一节 科层制、压力型体制与“委托-代理”制:三种经典解释的叙事逻辑 一 科层制组织与“制度式激励”:西方语境的经典解释 二 压力型体制与控制式激励:中国特色的组织逻辑解读 三 “委托-代理”制与分权式激励:普遍性制度逻辑的中国化修正 第二节 城市政府的独特性及其对组织逻辑的影响 一 高度整合性是城市政府的关键特征 二 经典理论的解释限度:城市政府独特性的理论回响与修正必要 第三章 行政共同体:对“协商难题”的组织学解释 第一节 城市政府是如何组织的 一 “行政共同体”:一个替代性的组织逻辑解释 二 行政共同体的组织特点:基于类型学比较的理论分析 三 “行政共同体”的功能定位与政府过程 四 “行政共同体”的现实检验:基于两个案例的研究 第二节 行政共同体的“前世今生” 一 单位共同体:行政共同体的历史原型 二 行政共同体的生成、演化与成熟 第三节 行政共同体中的政治秩序是管控型政府的生命力 一 行政共同体中的“准管控系统” 二 行政共同体如何解决城市社会压力的溢出 第四节 行政共同体与“协商难题”:一个“双案例比较”分析 一 行政共同体对行政协商机制的“排斥效应” 二 “排斥效应”的运作机理:基于两个案例的观察 三 “协商难题”的组织学意涵 第四章 行政共同体的制度约束与激励机制 第一节 行政共同体的制度约束:从四种制度谈起 一 目标管理责任制 二 “一把手”负责制 三 “副职分管”制度 四 集体讨论制度 第二节 以集体性共识为基础:行政共同体的激励机制 一 行政共同体在政策执行过程的运转机制 二 基于共识的“变通”:“集体式变通”的过程逻辑 三 个案研究:对A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政府执行过程的分析 四 “集体主义共识”与“排斥效应” 第三节 “排斥效应”下的改革尝试:基于对S市T社区“民意表达工作室”的观察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