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京津冀跨域创新网络(生成演化与协同)

京津冀跨域创新网络(生成演化与协同)

  • 字数: 217
  • 出版社: 经济管理
  • 作者: 李晨光|责编:丁慧敏//张广花//张玉珠
  • 商品条码: 978750968219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87
  • 出版年份: 2021
  • 印次: 1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选择京津冀产学研 跨域联合申请专利作为网络 节点之间关联的依据。以京 津冀生物医药产业和电子信 息产业为研究对象,通过专 利合作数据的挖掘与分析, 拓扑技术合作关系,揭示了 现存京津冀创新网络结构中 母子网和传统联盟式创新造 成新兴企业难以进入网络这 一不利于合作创新的现象, 从而确立有必要进行嵌入式 演化的跨域创新网络协同发 展研究;进而基于嵌入式演 化和协同创新视角,提出了 京津冀跨域创新网络结构优 化策略,推动产学研合作, 突破合作壁垒。本书对于京 津冀跨域创新网络结构优化 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有 助于政府从政策层面进行规 划管理,引导京津冀跨域创 新网络充分发挥企业技术创 新核心组件优势,介入核心 合作圈,扩大技术溢出效应 ,激发关键技术突破,提升 城市群自主创新能力。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三节 京津冀跨域创新网络的内涵 一、京津冀跨域创新网络的界定 二、京津冀跨域创新网络的系统构成 第四节 嵌入式演化对京津冀跨域创新网络协同发展的战略意义 一、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国家战略 二、汲取国际集群创新网络发展经验 三、适应国内集群网络化发展的趋势 四、优化结构以保障产业创新稳定发展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相关研究 第一节 理论基础 一、信息论 二、协同论 三、国家创新与复杂适应系统 四、网络科学理论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合作创新及合作创新网络 二、跨域创新网络及其演化 三、跨域创新多网络 第三节 研究评述 第三章 京津冀跨域创新网络的生成机制 第一节 跨域创新网络生成的动因分析 一、跨域创新网络生成的外部动因 二、跨域创新网络生成的内部动因 第二节 京津冀跨域创新网络生成的动力机制 一、研究基础 二、以政策主导的京津冀跨域创新网络的生成机制分析 第四章 京津冀跨域创新网络演化机理 第一节 跨域创新网络演化的基础 一、跨域创新网络演化的界定 二、跨域创新网络的交互连通 三、跨域创新网络演化健壮性 四、跨域创新网络的演化原理 第二节 跨域创新网络演化的动因分析 一、主体适应性 二、主体间耦合性关联 三、异质性与同质性 第三节 跨域创新网络演化的机制 一、时间演化与空间演化 二、跨域创新网络演化的结构特征 三、跨域创新网络演化机制分析 第五章 京津冀跨域创新网络协同效应 第一节 京津冀跨域创新网络的多网络协同效应 一、跨域创新网络的多网络研究基础 二、跨域创新网络的多网络协同效应 第二节 京津冀跨域创新网络的多网络嵌入式协同演化模型 一、跨域创新网络的多网络嵌入式协同演化模式 二、跨域创新网络的多网络嵌入式协同演化模型构建 第三节 京津冀跨域创新网络的多网络嵌入式协同演化实证研究 一、京津冀跨域创新网络的多网络连通性分析 二、京津冀跨域创新网络的多网络嵌入式协同演化分析 三、京津冀跨域创新网络的多网络嵌入式协同演化效应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第一节 总结 一、主要结论和贡献 二、创新实践管理与政策建议 第二节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