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文化研究政治性解读和社会本体论(新左派与马克思大纲研究)/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

文化研究政治性解读和社会本体论(新左派与马克思大纲研究)/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

  • 字数: 312
  • 出版社: 北京师大
  • 作者: 孔智键|责编:赵雯婧|总主编:张一兵
  • 商品条码: 978730326790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05
  • 出版年份: 2021
  • 印次: 1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讨论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通常也称为《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文后以《大纲》代称)也是如此。如今我们不能试想一个没有写作《大纲》的马克思,就如同我们也已经不能设想一段不存在《大纲》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一般。在这一文本写作和形成16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有必要回过头来,重新审视和进一步探索它的理论效应史,重温它的内在价值与魅力,继而为我们理解当代语境下《大纲》的地位和理论观照现实之可能性提供一种基础性的视角。通过概览《大纲》的传播与流传史,我们发现了一种有效且有趣的途径:回到西方马克思主义逻辑终结之后的20世纪70年代,借助斯图亚特·霍尔、安东尼奥·奈格里和卡罗尔·古尔德这三位关注到《大纲》、却又以各自风格迥异方式进行解读阐释的新左派思想家的阅读,分别展示经由文化研究、政治性解读和本体论哲学三种维度下,建构起来的“千面《大纲》”形象,进而呈现这段经常涉及、却又缺少深入讨论的马克思理论效应史。
目录
导言 马克思的《大纲》:一个晚近的发现 一、马克思的文本与阅读 二、20世纪70年代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新左派与《大纲》 三、《大纲》与新左派研究的当代重访 第一章 《大纲》与新左派的当代相遇 一、《大纲》的写作、问世与流传 二、新左派与马克思《大纲》的再发现 第二章 探寻方法论变革——霍尔读《大纲(导言)》 一、重归故里——《大纲》在英国的流传史 二、文本阅读——解码马克思的方法 三、马克思方法论在霍尔文化研究中的延续 第三章 对抗与革命主体——奈格里对《大纲》的政治性解读 一、实践与理论——意大利工人运动与《大纲》 二、奈格里的政治性解读 三、《大纲》对意大利自治主义的后续影响 第四章 重建社会本体论——古尔德对《大纲》的哲学解读 一、重新关注“人”:美国新左派运动与马克思的遗产 二、社会本体论视域下的《大纲》与“人” 三、女性主义与民主理论:古尔德社会本体论发展的新动向 结语 新左派视野中的《大纲》:创造性的误读 一、多元发展:三种解读模式的比较研究 二、回归文本与走向当代:批判性反思“创造性误读” 附录一 马克思的方法:对1857年《导言》的一个“阅读” 附录二 “机器论片断”:马克思在《大纲》中的一个错误见解及《资本论》对其的超越 索引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