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昨天的与世界的(从文化到学术)(精)/新史学文丛

昨天的与世界的(从文化到学术)(精)/新史学文丛

  • 字数: 275
  • 出版社: 北京师大
  • 作者: 罗志田|责编:王艳平
  • 商品条码: 9787303269495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95
  • 出版年份: 2021
  • 印次: 1
定价:¥7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历史虽然是逝去的往昔,但却无时不影响着现在。说历史,谈文化,思考当下学术。著名历史学者罗志田先生尝试把一些学院的见解“普及”到文化报刊的非学院读者范围,在公众和社会的学术兴趣日趋增强之时,把日新月异的学院研究以“可读”的方式表述出来。 本书为著名史学家罗志田教授的随笔集。作者对于历史有着非常深入的认识,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是近三十年国内最为知名的中国近代史研究专家。本着通透的历史眼光与深入的文本解读,本书对于近代不少著名人物进行了独到的解释,也对科举制度的废除、学术风气的转变等重要历史问题做了解析,使得我们在回顾这些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时,可以有更丰富更细腻的认识,进而了解近代中国多变的历史格局与复杂的历史选择。
作者简介
罗志田,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四川大学杰出教授,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著作有《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社会与学术》《再造文明之梦:胡适传》《乱世潜流——民族主义与民国政治》等二十余种,在《读书》《二十一世纪》等刊物发表文化与学术评论百余篇,为《南方周末》等撰写小评论百余篇。
目录
一、从文化看政治 作为文化、政治和学术的“南北” 十八世纪清代“多主制”与《宾礼》 从文化视角看辛亥革命前夕的派别分野 民族主义与民国政治 二、社会与文化 数千年中大举动:废科举百年反思 物质与文质:20世纪中国文化的反思 国粹与欧化:从清季到民初的观念传承 三、历史的社会 社会心态的“贫寒子弟化”——从有与无的比较说起 以平常心见证历史时刻——“非典”时的省思 学会共处:“双不赢”未必“双输”——也说大学的“土政策” 物质时代的文化重建——为《文化纵横》创办十周年作 四、社会的学术 学术与社会的互动有感 业余“学术警察”心态与学术打假 打倒与建立:再说学术打假 学术规范的主要目的是建设而非防弊——呼应王笛先生 论文评审与学术创新 专家审稿制下学术刊物的主体性 人鬼共舞:学术的多重围城式表现 五、学术的履迹 近代中国学术分科的演变 “赛先生”与国学 整理国故与文学史研究——跋胡适的一封信 北伐前后清华与北大的史学——清华大学历史系90周年纪念 近四十年史学的流变蠡测 六、多面的史学 与《光明日报》记者谈史学 答《三联生活周刊》问近代史 史学前沿臆说 让思想回归历史——近代中国思想史研究反思 史无定向:思想史的社会视角稗说 学术史:学人的隐去与回归 行路与作文:兼及史学表述 七、史学的书 姑妄言之——历史专业本科生可读的一些书 评《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 通过日本认识西方的梁启超 中国现代史上的自由主义 从国际发现中国历史 尝试大同:讲述老百姓的故事 历史的不完全:新诗的历史和几成历史的新诗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