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城市更新之既有建筑地下空间开发(精)/城市更新系列丛书

城市更新之既有建筑地下空间开发(精)/城市更新系列丛书

  • 字数: 437
  • 出版社: 同济大学
  • 作者: 编者:张敏//龙莉波|责编:马继兰
  • 商品条码: 978756089708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67
  • 出版年份: 2021
  • 印次: 1
定价:¥21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针对城市更新中既有建筑的地下空间开发这一社会热点需求进行探讨,通过几个典型的工程案例介绍既有建筑地下空间开发的技术体系和发展历程。其中,上海外滩源33号改造工程为紧邻保护建筑的地下空间开发工程,上海爱马仕之家改扩建工程为紧邻保护建筑的地下室拓建和保护建筑的内部结构置换工程,通过生动的案例分析展示了既有建筑增设地下空间这一类工程的设计、施工要点,核心技术发展和先进装备研发,为今后城市更新中的类似工程提供了经验和参考。
作者简介
张敏,男,高级工程师,上海建工二建集团有限公司总裁,毕业于同济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在超大基坑施工技术、高层建筑建造技术等领域有丰富的研究成果。龙莉波,教授级高工,上海建工二建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毕业于浙江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国家一级建造师。受聘于同济大学、上海理工大学等多所高效校外导师。
目录
序 前言 1 绪论 1.1 城市更新背景 1.2 国内外既有建筑地下空间开发案例 1.3 我国既有建筑地下空间开发的社会需求及趋势 1.4 我国既有建筑地下空间开发的技术难点与创新技术 2 紧邻历史建筑的地下空间开发——外滩源33号 2.1 外滩源33号的前世今生 2.2 外滩源33号的传承与重塑 2.3 紧邻历史保护建筑的逆作法深基坑施工技术 2.4 穿越古树下的连接通道施工技术 2.5 历史建筑的原真式修缮技术 2.6 闹市区复杂环境下深基坑信息化监测技术 2.7 焕然新生的外滩源33号 3 毗邻地铁区间的既有建筑地下空间开发——爱马仕之家 3.1 爱马仕之家改造背景 3.2 爱马仕之家改造方案及改造理念 3.3 历史建筑内部结构置换的“热水瓶换胆技术” 3.4 地铁隧道上方的历史建筑砖基础托换技术 3.5 临近地铁区问段的深基坑保护性建造技术 3.6 毗邻地铁区间段的历史建筑地下空间开发监测技术 3.7 改造后的爱马仕之家 4 城市核心区医院改扩建的“微创”施工技术——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项目 4.1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历史前沿 4.2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改造方案 4.3 周边重要建筑物的保护措施 4.4 既有医疗建筑“微创”逆作法施工增设地下室技术 4.5 BIM技术在逆作法施工中的应用 4.6 “微创”逆作法施工监测技术 4.7 焕然一新的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5 平推逆作法地下空间开发——江苏省财政厅 5.1 百年历史变迁的“见证者” 5.2 历史建筑的涅檠重生之路 5.3 全场地地下空间开发方案设计 5.4 历史建筑的托换及平移 5.5 地下空间开发关键施工技术 5.6 工程效果 6 历史建筑群原位地下空间开发——南京东路179号街坊 6.1 外滩中央的南京东路179号街坊 6.2 南京东路179号街坊项目保护改造 6.3 历史建筑的“热水瓶换胆”施工专项研究 6.4 新康大楼三面墙体保留专项研究 6.5 既有建筑原位地下空间开发技术 6.6 南京东路179号街坊改造效果 7 结语和展望 7.1 黄浦区160号街坊保护性综合改造项目 7.2 南京科举博物馆二期改造工程 7.3 上海张园 7.4 既有建筑地下空间开发需求和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