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边界内外的凝视

边界内外的凝视

  • 字数: 203
  • 出版社: 作家
  • 作者: 刘诗宇
  • 商品条码: 978752121474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47
定价:¥4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所谓“边界内外的凝视”有两重含义。 一是严肃文学有“边界”,是一个需要被反思,但又确实存在的概念。当通俗文学、影视、动漫、游戏对严肃文学形成了一种“合围”,今日之文学研究尤其需要一种同时能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视野。既是为了寻找与时代对话的途径,也是为了进一步将今天的严肃文学“盘活”,让它变得更枝繁叶茂、丰富多彩。 二是一个时代的文化生活,有中心和边缘之分。当我们站在严肃文学的“边界”之内滔滔不绝时,说的可能是比较靠近整个文化生活边缘位置的话。这并没有什么不好,但作为文学研究者应该对此有明确的认知,之后才存在追求进一步的专业化、历史化,或从边缘反思、返回中心的选择。 本书共分四辑。前两辑从北京、上海、南京、武汉、广州、台北等“城市”的视角,以及新人、旧人、少年、知识分子、女性、反面人物等“人物”的谱系统观当代文学史,这种视角或谱系超越了严肃与通俗之分。后两辑从学术史、思潮史、文学想象、作家作品等专题角度,寻找解释文学问题的钥匙,以及沟通文学内外的路径。
作者简介
刘诗宇,青年评论家、作家,文学博士,1990年生于辽宁沈阳,现供职于中国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于《文艺研究》《当代作家评论》《小说评论》《当代文坛》等期刊报纸发表论文五十余篇,曾担任《羊城晚报》2020“花地文学榜”长篇小说组评委。有小说发表于《青年文学》《鸭绿江》,曾获台湾师范大学“红楼现代文学奖”小说组首奖,电影剧本分别入选第八、九届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扶持青年优秀电影剧作计划”。
目录
总序 袁鹰 序 远方之远 何向阳 第一辑:当代文学城市叙事研究 精神上的漂浮者——漫谈王朔小说中的城市叙事 资本逻辑与现代想象——从《子夜》中的上海形象谈起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论叶兆言《夜泊秦淮》中的南京叙事 书写在城市背面的底层记忆——漫谈郑小琼《女工记》中的广东城镇叙事 楚文化传统与现代城市精神——论方方笔下的武汉形象 冲淡平和中的生活迷思——漫谈吴明益《天桥上的魔术师》中的台北印象 第二辑:当代文学人物形象谱系研究 历时性与共时性的“一体化”想象——论《创业史》中的旧人形象塑造 “新人”形象涉及的问题与可能性——从严家炎与柳青关于梁生宝的争论说起 知识分子性形象的“废”与“用” 莫言的“革命者”形象:历史与文学层面的双重意义 当代文学中“反面人物”形象的问题与可能性 少年本体的逐渐觉醒——当代文学中少年形象的演变 论中国当代文学中“坏女人”形象的存在与缺失 强健身躯与高尚道德——“十七年”时期农村叙事中底层形象的美学造型 第三辑:当代文学的经验与历史 论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中的“再解读”思潮 动漫、影视、游戏与文学的“代际差异” “文到中年”的油腻与沉稳——当代长篇小说去向略论 讲故事的人,与这面现实和人性的镜子——论叙事与“疫病” 何为“误读”,何为“经典”——当代文学走向的一个讨论维度 第四辑:当代文学作家作品论 当代文学史视阈中的《红高粱家族》 “逻辑”的“变异”与70后作家笔下的“公共性”问题——以《福寿春》《我亲爱的精神病患者》为例 故事与现实的沉潜,幽默与戏剧化的抬升——马秋芬小说论 世界经验、政治寓言与叙事形式的中西之辨——刘震云作品海外传播研究 文学或科学,生存与毁灭——评李宏伟的《国王与抒情诗》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