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当代工笔人物画与“新文人意识”问题研究

当代工笔人物画与“新文人意识”问题研究

  • 字数: 327
  • 出版社: 武汉大学
  • 作者: 邱启雄 著
  • 商品条码: 9787307219915
  • 版次: 1
  • 页数: 359
  • 出版年份: 2021
  • 印次: 1
定价:¥7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试图通过对传统文 人身份、“文人意识”概念的 重新梳理与诠释,论证其在 新的历史条件下随着文化语 境的改变产生价值及形态转 换的可能,继而提出“新文 人意识”这一概念。笔者认 为,“新文人意识”是一种将 传统文脉中的语意系统进行 结构转换,延入当代表达的 独特审美逻辑,它旨在建立 一种互文性的文化语境及表 达模式,是后现代主义文化 下的产物。它与传统文人意 识及当代艺术思维均具备一 定的联系,使得二者具备沟 通的可能性。“新文人意识” 不仅为当代艺术提供了新的 创作路径,同时也提供了重 新审视、激活传统的契机, 对于抵制后现代文化中的虚 无主义、构建历史承续性具 有积极作用。
目录
绪论 一、语意系统与审美逻辑 二、工笔人物画的特殊性 三、本书涉及的几个重要概念 (一)“文人”“文人意识”“新文人意识” (二)“意义形态” (三)“智性” (四)“原图像” 四、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 第一章 文人与文人意识 一、文人与士 (一)士人社会的形成 (二)“出走”的文人 二、文人意识 (一)文人生命意识 (二)文人审美意识 三、新文人意识 (一)文人角色的时代变迁 (二)新文人意识的内涵 第二章 文人意识与工笔人物画之历史关系 一、传统理念的流变 (一)用与“游” (二)体与象 (三)道与技 二、来自俗世主义的祛魅 (一)以物象代“心象” (二)“雅俗合流” (三)以“人文”代“神文” 三、现代人文主义的引入 (一)两种“人文”的相遇 (二)红色文化下的工具主义 (三)“新文人意识”的形成 第三章 当代工笔人物画中新文人意识的意义取向 一、审美“对抗”启蒙 (一)新文人意识的审美语境 (二)“新文人意识”的“智性” 二、精神“对抗”形式 (一)“有意味”的形式 (二)精神图像自我图腾 三、反思对抗归属 (一)问题的产生与表征 (二)作为“反思”表征的接受 第四章 当代工笔人物画中新文人意识的表现形态 一、诗性言说 (一)诗性思维 (二)诗性语言 二、寓言明义 (一)寓言与隐喻 (二)当代工笔人物画中的寓言体 三、荒诞的“无意义” (一)“荒诞”的关学解读 (二)当代工笔人物画中的荒诞叙事 第五章 影响新文人意识的几个主体变量 一、代际差异 (一)言语资料的代际差异 (二)语言价值中心的代际转换 二、女性主义与女性化差异 (一)原始概念与本土现象分析 (二)性别人格的女性化 三、文化认同差异 (一)文化认同概述 (二)认同中的差异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笔者部分工笔人物画创作 致谢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