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德国检察纵论/域外检察译丛

德国检察纵论/域外检察译丛

  • 字数: 329
  • 出版社: 中国检察
  • 作者: 编者:(德)汉斯-约格·阿尔布莱希特//魏武|责编:俞骊
  • 商品条码: 978751022436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33
  • 出版年份: 2021
  • 印次: 1
定价:¥8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稿是一部译著,收 录译文二十余篇,对德国 检察机关的性质、在司法 体系中的地位、职能和作 用的发挥、检警关系以及 检察官的性质和职权等问 题从不同视角进行了探讨 ,以点及面地勾勒出了德 国检察制度的整体轮廓, 较为全面地梳理了德国检 察制度和相关理论发展的 脉络,并对与检察职能相 关的法定追诉原则、诉讼 协商、程序终止等法律适 用问题作了深入的研究。 原著作者多兼具学者及检 察官员的双重职业背景, 所做讨论兼具理论和实践 基础。
作者简介
汉斯-约格·阿尔布莱希特,Hans-J rg Albrecht,教授,法学博士,德国马普外国与国际刑事法研究所所长,兼弗莱堡大学教授。他被德国以外多所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头衔,被英国剑桥大学卡莱尔学院授予终身成员资格。阿尔布莱希特教授是世界著名刑事司法及犯罪学专家,主要研究领域为刑罚制度、毒品犯罪、犯罪学基础问题以及犯罪学的具体问题如青少年犯罪、环境犯罪、有组织犯罪、仇恨犯罪以及转型社会中的刑法改革。他出版的《罚金刑的量刑与执行》《重罪量刑》《刑事诉讼中的法律事实研究》等著作在德语区国家有重大学术影响力。他参与编写的《模范刑法典——后冲突刑事司法》(2007)自出版以来,已成为转型国家和各国刑法修改的指导性著作。他还在杂志和论文集中发表了众多文章,文章涉及刑事司法各个领域。阿尔布莱希特教授自2000年起被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海南大学等多所中国大学聘为客座教授。2016年被国家外国专家局国外人才信息研究中心授予2016“外教中国”年度人物奖。
目录
丛书前言 序 前言 普鲁士检察机关之诞生 一、引言 二、普鲁士的初始情况 三、政府内部的立法工作 四、结语 刑事追诉体系中的检察机关 一、侦查活动作为例外 二、机构分离作为公正性的保障 三、《刑事诉讼法》第153a条的不同适用 四、对同价犯罪行为的不平等对待 五、处罚概率上的社会区别 六、系统性选择和结构性选择 七、总结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刑事追诉之发展、趋势和未决问题 二、裁量不起诉的引入:分流政策 三、政策与追诉 四、对裁量权与不起诉(及起诉政策)的监督 世纪之交德国检察官的职业形象 一、职业形象与职务法 二、外部指令权与事例 三、报告与主旨报告 四、总检察长作为政治官员 五、机构内部身份法的缺失 六、工作负荷是第一层级检察官的工作特点 七、对指令权进行合宪性损减 检察机关的法律地位——昨昔与今日 一、关于检察机关的不同争议 二、柏林检察机关的诞生 三、1846年法律的意义及进一步发展 四、检察机关今天的法律地位 五、检察机关与法院的关系 六、检察机关的隶属性与受指令约束性 七、检察机关与警察的关系 八、结语 检察机关与权力分立——检察机关应归属法律裁判权之辩护 一、检察机关与行政权和司法权的关系 二、最高公诉人作为“政治公务员”? 三、独立的“欧洲检察官”模式 四、检察官作为“国家一政府机构”——一个德国传统 五、“二战”后关于“独立检察官”的讨论 六、《基本法》条款框架中新的改革努力 七、将检察机关归属于行政权的危险 八、《基本法》第92条应对检察机关作出规定 九、拉脱维亚模式 刑事诉讼程序中检察机关的地位——客观的法律维护机关抑或“偏私的”国家律师 一、论题导论及研究步骤概览 二、基本模式概览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