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二语习得与普遍语法

二语习得与普遍语法

  • 字数: 330
  • 出版社: 上海交大
  • 作者: 【加】莉迪娅·怀特(Lydia White)
  • 商品条码: 9787313247452
  • 版次: 1
  • 页数: 283
  • 出版年份: 2021
  • 印次: 1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给我们提供了在生 成语言学框架下当前二语习 得的研究概览和分析。莉迪 娅·怀特认为二语习得由普 遍语法的原则所限制。本书 聚焦于描述的解释在这些限 制下二语习得者的潜在的语 言能力的特征,普遍语法的 理论和母语的影响程度都在 讨论之中,且尤其关注从初 始状态到最终状态的中介语 语法发展的性质。本书对二 语语法是否被普遍语法所限 制的假设进行比较,相关的 实证研究都从正反两方面进 行分析,是从语言学角度研 究第二语言习得的必备读物 。
目录
1 普遍语法和语言习得 1.1 导言 1.2 一语习得中的普遍语法 1.3 为什么是普遍语法?语言习得的逻辑问题 案例:显性代词限制 1.4 普遍语法的参数 案例:特征强度和移位 1.5 普遍语法可及性:早期习得普遍语法和二语习得的途径 1.6 方法论:开发语言能力 1.7 小结 讨论话题 拓展阅读 2 二语习得中普遍语法的原则 2.1 普遍语法和第二语言习得中的逻辑问题 2.1.1 二语的显性代词制约 2.1.2 二语法语的过程和结果名词 2.1.3 早期中介语语法中的普遍语法原则:空范畴原则 2.2 再谈二语的逻辑问题:其他解释 2.2.1 二语输入 2.2.2 作为普遍语法原则的知识来源的一语语法 2.3 普遍语法的问题:野生中介语语法 2.3.1 反身代词的约束 2.3.2 空介词 2.4 方法论问题 2.5 结论 讨论话题 拓展阅读 3 初始状态 3.1 什么是初始状态? 3.2 初始状态语法 3.2.1 完全迁移完全可及假设 3.2.2 最简树假说 3.2.3 无值特征假设 3.3 作为初始状态的普遍语法 3.3.1 初始句法假设 3.3.2 全可及(无迁移) 3.4 评估初始状态的假设:相似性和差异性 3.5 中介语语法的表征:完美或有缺陷 3.6 结论 讨论话题 拓展阅读 4 初始状态后的语法:参数与功能语类 4.1 导言 4.2 中介语语法的参数 4.3 全损伤 4.3.1 空主语参数的损伤 4.3.2 词序参数的损伤 4.3.3 全损伤:评估 4.4 局部损伤 4.4.1 局部损伤:证据 4.4.2 局部损伤:评估 4.5 普遍语法约束的语法和参数设置 4.6 无参数重设 4.6.1 无参数设置:证据 4.6.2 无参数重设:评估 4.7 参数的设置和重设 4.7.1 动词移位参数:习得新特征强度 4.7.2 名词投射:特征强度、特征和语类 4.8 既不是一语也不是二语的设置 4.8.1 既不是一语也不是二语的设置:反身代词 4.8.2 既不是一语也不是二语的设置:格的核查 4.9 参数的设置和重设:评估 4.10 结论 讨论话题 拓展阅读 5 语言的过渡问题、触发和输入 5.1 导言 5.2 语法分析 5.3 语法的过滤效应 5.4 参数设定:触发和提示 形态触发:题外话 5.5 二语参数重置的触发:关于动词移位的进一步讨论 5.6 触发中的负面证据的角色 5.7 二语中的触发:操纵输入 操纵输入:评估 5.8 超越明确的教学 5.9 结论 讨论话题 拓展阅读 6 形态变异和形态/句法接口 6.1 形态变异:识别问题 6.2 抽象与表层形态 6.3 一语习得中的形态变异 6.3.1 形态先于句法 6.3.2 句法先于形态 6.4 二语的形态/句法接口视角 6.4.1 形态先于句法:不完全和缺损 6.4.2 句法先于形态:数据 6.4.3 缺失表层屈折的解释 6.5 方法考虑 6.6 形态/句法接口:结论 讨论话题 拓展阅读 7 论元结构 7.1 论元结构 7.2 词条 7.3 词库到句法的映射:论元结构习得的逻辑问题 7.4 论元结构转换的语义制约 7.5 合并模式的跨语言差异 7.5.1 二语移动动词的合并模式 7.5.2 词汇参数和合并 7.6 论元的题元属性及其句法后果 7.6.1 题元等级,题元分配一致性假设(UTAH)和心理动词 7.6.2 非宾格假设 7.7 及物性变化和论元变化的形态效应 7.8 方法考虑 7.9 论元结构:结论 讨论话题 拓展阅读 8 最终习得:稳定状态的本质 8.1 导言 8.2 收敛与偏离 8.3 如何识别最终语法 8.4 最终习得的年龄效应 8.4.1 违反毗邻原则 8.4.2 违反毗邻原则的重新分析 8.5 接近本族语者的年龄效应 8.6 收敛与否:更多接近本族语者的研究 8.7 非普遍语法结构再研究 8.8 偏离:一语的影响 8.9 非本族语的最终习得:可选性的重新研究 8.10 总结:最终状态的语言能力 8.11 结论:从初始状态到稳定状态 讨论话题 拓展阅读 附录 英汉术语译名对照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