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大数据哲学(从机器崛起到认识方法的变革)

大数据哲学(从机器崛起到认识方法的变革)

  • 字数: 218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董春雨//薛永红|编者:吴向东|责编:冯春凤
  • 商品条码: 978752038174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12
  • 出版年份: 2021
  • 印次: 1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大数据及其相关技术的成功运用,提高了人类社会信息化、数字化程度,也催生了对大数据的无限崇拜,但我们不能被工具主义与实用主义思潮所裹挟,而应循着问题驱动的研究方式,从科学和哲学的角度,全面审视和深刻反思与大数据相关的认识论和方法论问题。本书在系统梳理十多年来国内外大数据哲学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结合众多典型具体案例,澄清了与大数据相关的若干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概括了从大数据获得知识的一般路径,进而阐明了由“机器崛起”引发的科学认识方法范式的转变,并深刻揭示了“机器经验”的认识论特征,指出机器正在从人类认识的边缘走向其中心的客观事实,为建立一种基于大数据与算法的可接受的机器认识论方案,为人们透彻理解未来机器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多方面富于前沿性和开创性的探讨。
作者简介
董春雨,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自然辩证法研究》副主编;北京市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等。发表《对称性与人类心智的冒险》等学术专著20余部,在《哲学研究》等杂志发表论文数十篇。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和教育部、北京市社科基金课题等多项研究。 薛永红,理学学士,教育学硕士,哲学博士,华北科技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科技哲学、科普教育等。在《哲学动态》《自然辩证法研究》等杂志发表论文数十篇,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全文转载;现主持教育部人文青年基金项目并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多项研究。
目录
绪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大数据哲学研究的现状 (一)文献计量研究 (二)基于FP-tree关联算法的文献主题研究 (三)大数据哲学研究文献综述 第一章 对相关概念的区分与界定 一 数据 (一)数据的内涵 (二)数据的外延 (三)数据的定义 二 世界3与数据 (一)数据世界作为世界3 (二)从数据到知识 三 大数据与小数据 (一)“大数据”溯源 (二)大数据与小数据 四 计算与算法 第二章 大数据知识发现的路径研究 一 大数据认识论问题中的两个流派 (一)大数据激进派 (二)大数据保守派 二 案例研究 (一)人类数感(Number Sence)研究 (二)谷歌流感预测(GFF) 三 两类大数据 四 认识模式与问题 (一)知识发现的模式 (二)认识论问题 五 大数据与“第四范式” (一)“数据密集型”与“大数据” (二)方法还是范式? (三)“范式”的使用及其影响 第三章 保罗·汉弗莱斯的大数据认识论 一 对计算科学的哲学研究 (一)计算科学的地位 (二)计算科学的认识论问题 二 对大数据的哲学研究 (一)两种“大数据”的观点 (二)数据域 (三)数据域的参与结构 (四)数据库与深调制 (五)深调制的认识论后果 (六)深调制的认识论 三 对汉弗莱斯大数据认识论的评析 (一)价值 (二)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 大数据新经验主义 一 概述 二 从经验主义到新经验主义 三 经验主义与自我中心困境 四 大数据新经验主义基本观点 (一)大数据新经验主义 (二)大数据主义与大数据新经验主义 五 对大数据新经验主义的评析 (一)“经验”的演变 (二)理论会终结 (三)相关与因果的关系 (四)理论的功能 第五章 机器“经验”的崛起——从“深蓝”、AlphaGo再到AlphaZero 一 机器下棋的历史与哲学 二 机器的胜利:IBM“深蓝”的技术分析以及其启示 (一)RS/6000芯片 (二)软件 (三)象棋知识 (四)搜索算法 三 AlphaGo进化简史 (一)人工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 (二)AlphaGo的技术分析与演变 四 机器崛起——从人的经验到机器“经验” 第六章 以机器“经验”为基础的大数据认识论 一 机器介入认识的三次革命 二 人类中心认识论与非人类中心认识论 (一)人类中心认识论 (二)非人类中心认识论及形式 三 以机器为主体的认识论 (一)机器“经验” (二)算法 (三)知识 四 机器知识的确证与增长 主要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