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术史(史诗卷)(精)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术史(史诗卷)(精)

  • 字数: 550
  • 出版社: 辽宁师大
  • 作者: 刘亚虎|责编:张洋//李荷君|总主编:李晓峰
  • 商品条码: 978756523314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520
  • 出版年份: 2020
  • 印次: 2
定价:¥18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是对“三大史诗”— —藏族《格萨尔》、柯尔 克孜族《玛纳斯》、蒙古 族《江格尔》为代表的少 数民族史诗学术研究历程 ,进行的梳理、总结和回 顾。总结了各个时期少数 民族史诗学术研究的成就 与不足,总结中国史诗学 的发展学术规律、话语方 式和研究范型,讨论了中 国史诗学的理论体系和基 本框架,对中国本土诗学 的建设有重要学术和理论 的价值。本书还对少数民 族叙事诗的搜集、整理和 研究进行专题性的学术史 总结,具有很高的学术价 值。
目录
全书总论 本卷导论 第一章 相关理论概述 第一节 对《生民》等诗篇的点评美周、尊祖、裎祀、精语 第二节 黑格尔史诗观美的理念、正式史诗、时代、民族 第三节 马克思、恩格斯论史诗:野蛮时代带入文明时代的遗产 第四节 典型惯用语句:揭示史诗歌手表演技巧的秘密 第五节 口头程式理论:程式、主题、故事类型 第二章 研究脉络追溯 第一节 中国古代研究传统 第二节 20世纪上半叶的研究 第三节 1949—1966年的研究 第四节 1977—1999年的研究 第五节 2000—2015年的研究 第三章 部分重要成果及整体研究 第一节 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史诗课题组的研究 第二节 蒙古族史诗诗学及口头程式理论的中国实践 第三节 史诗整体研究 第四章 《格萨尔》(《格斯尔》):雪域天骄 第一节 研究脉络 第二节 《格萨(斯)尔》的产生年代、历史背景 第三节 格萨尔的人物原型 第四节 《格萨(斯)尔》的文学价值、人物形象与艺术特色 第五节 史诗艺人 第六节 《格萨(斯)尔》的结构 第七节 《格萨(斯)尔》的流传与保护 第八节 《格萨(斯)尔》的文化内涵 第九节 《格萨(斯)尔》研究中的多学科价值 第十节 蒙古族、藏族《格斯(萨)尔》之问的比较研究 第十一节 《格萨(斯)尔》的翻译整理、版本 第十二节 《格萨(斯)尔》的艺术特征 第五章 《江格尔》等蒙古族英雄史诗:神性、人性、兽性 第一节 研究脉络 第二节 《江格尔》产生的时代及其形成发展规律神秘的苍狼英雄的可汗 第三节 《江格尔》的思想内容、艺术特点和人物形象 第四节 《江格尔》等蒙古族史诗的结构 第五节 美学思想、宗教、民俗、艺人 第六节 对《江格尔》的比较研究 第七节 《江格尔》的版本与保护 第六章 《玛纳斯》:八代英雄谱 第一节 国外《玛纳斯》研究概况 第二节 国内《玛纳斯》研究概况 第三节 《玛纳斯》的产生年代和内容形式 第四节 《玛纳斯》的结构、程式与艺人 第五节 对《玛纳斯勘的比较研究 第七章 南方民族史诗:山地民族的“根谱” 第一节 南方民族史诗的研究脉络 第二节 创世史诗:原始叙事性艺术的结晶 第三节 英雄史诗:部落战争与反抗斗争 第四节 迁徙史诗与英雄史诗、创世史诗并列的第三大类史诗 第八章 北方地区民族史诗研究 第一节 赫哲族“伊玛堪”部落联盟征战史民族英雄不朽功 第二节 维吾尔族《乌古斯传》神秘的苍狼英雄的可汗 第三节 哈萨克族史诗:残酷掠抢、原始狩猎、牧场争夺 第四节 满族说部:萨满神话、部族史记、家族传说、英雄传奇 第五节 北方地区少数民族史诗比较研究 第九章 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史诗研究 第一节 纳西族史诗:象征意义与文化内涵 第二节 彝族史诗:历史观、进化观、家支观 第三节 拉祜族、土家族史诗神秘功能、理想人格与傩文化 第四节 羌族《羌戈大战》自然迁徙和历史迁徙的民族记忆 第五节 珞巴族、独龙族史诗:真实美、意象美、结构美 第六节 哈尼族史诗:《窝果策尼果》与《哈尼阿培聪坡坡》 第七节 阿昌族、普米族、德昂族史诗原始宇宙观与远古婚姻形态 第十章 中南东南地区民族史诗研究 第一节 苗族史诗:宇宙演化图与民族迁徙史 第二节 瑶族史诗:民族性与人类性 第三节 傣族史诗:原始历史意识与成熟的“金芒果” 第四节 壮族史诗:民间信仰文化与英雄叙事 第五节 布依族、侗族史诗:英雄古歌的文化因子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