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国土空间规划原理/国土空间规划教材系列

国土空间规划原理/国土空间规划教材系列

  • 字数: 450
  • 出版社: 东南大学
  • 作者: 编者:张京祥//黄贤金|责编:孙惠玉//徐步政|总主编:张京祥//黄贤金
  • 商品条码: 978756419367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80
  • 出版年份: 2021
  • 印次: 1
定价:¥5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国土空间规划是顺应国 家治理现代化、生态文明建 设、高质量发展等一系列重 大战略需求,而对传统各类 空间规划进行的重大整合与 系统重构,是空间规划理念 、思想、内容、方法、技术 等方面的全面变革。本书是 有关国土空间规划的一部总 论性、导引性教材,聚焦于 国土空间规划的基本原理, 主要内容包括:阐述国土空 间的内涵与规划的基本价值 观,梳理空间规划理论、思 想的演变与空间发展的基本 规律,讲解面向生态文明时 代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及其 有关内容,并对国土空间规 划的技术方法、实施管理等 支撑体系进行介绍。 本书适于作为城乡规划 、土地规划与管理、资源环 境、公共管理等学科的专业 教材,也可供从事国土空间 规划编制与管理实践的人员 参考。
目录
总序 前言 1 生态文明时代的国土空间与人居环境 1.1 生态文明的内涵与演进 1.1.1 人类文明演进中的生态文明 1.1.2 生态文明的内涵 1.1.3 中国建设生态文明的现实要求与重大意义 1.2 生态文明时代的国土空间 1.2.1 空间的内涵 1.2.2 空间的基本属性 1.2.3 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国土空间 1.3 人居环境系统与国土空间 1.3.1 可持续发展与人居环境 1.3.2 人居环境系统的建构与国土空间 2 自然资源、土地制度与土地利用 2.1 自然资源的范畴与属性 2.1.1 自然资源的概念和类型 2.1.2 自然资源的属性 2.2 土地与土地制度 2.2.1 土地概念及其属性特征 2.2.2 土地制度 2.2.3 土地产权 2.3 土地利用与管理 2.3.1 土地利用的概念与基本原则 2.3.2 土地利用管理 3 城乡发展与城镇化 3.1 城市的起源与发展 3.1.1 城市的起源 3.1.2 城市的基本概念 3.1.3 城市的划分标准与我国城市的建制 3.1.4 不同时期城市的角色及其功能演变 3.2 城乡关系的总体演变 3.2.1 城市与乡村的基本区别 3.2.2 城市与乡村的基本联系 3.2.3 新中国成立后城乡关系演变的总体历程 3.3 城镇化的内涵与规律 3.3.1 城镇化的基本概念 3.3.2 城镇化水平的测度 3.3.3 城镇化的动力机制 3.3.4 城镇化的发展规律 3.3.5 城镇化的发展模式 3.3.6 中国城镇化的特征与趋势 4 空间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 4.1 规划与空间规划 4.1.1 规划的概念与内涵 4.1.2 空间规划的概念内涵 4.1.3 空间规划的作用 4.2 中国空间规划的发展演变 4.2.1 国家治理现代化视野中的空间规划 4.2.2 中国空间规划发展演变的总体历程 4.2.3 中国空间规划发展演变的总体趋向 4.3 国土空间规划的内涵与属性 4.3.1 国土空间具备多元价值 4.3.2 国土空间规划的综合目标 4.3.3 国土空间规划的属性与作用 4.3.4 国土空间规划的特点 4.4 国土空间规划的知识体系 4.4.1 空间规划知识体系的发展 4.4.2 国土空间规划的知识体系 5 空间规划思想与理论的流变 5.1 西方城市规划思想与理论发展 5.1.1 西方古代城市规划思想与理论 5.1.2 西方近代城市规划思想与理论 5.1.3 20世纪以来西方现代城市规划思想与理论 5.2 中国城乡规划思想与理论发展 5.2.1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与理论 5.2.2 中国近代城市规划思想与理论 5.2.3 新中国成立后城市规划思想与理论 5.3 土地利用规划与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基本思想 5.3.1 国外土地利用规划的理论与实践发展 5.3.2 我国土地利用规划的理论与实践发展 5.3.3 国土规划的思想与实践探索 5.3.4 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基本思想 5.4 国土空间规划的核心理念 5.4.1 坚持全要素保护、全过程思维、全系统规划 5.4.2 强化战略引领,推进协调发展 5.4.3 坚持底线思维,促进绿色发展 5.4.4 体现以人为本,推进高质量发展 6 国土空间规划的体系 6.1 空间规划体系与类型 6.1.1 空间规划体系及其影响因素 6.1.2 空间规划体系的类型 6.1.3 发达国家空间规划体系变迁的经验借鉴 6.2 中国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6.2.1 中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总体构成 6.2.2 国土空间规划与发展规划的关系 6.3 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基本内容 6.3.1 国家级国土空间规划 6.3.2 省级国土空间规划 6.3.3 市级国土空间规划 6.3.4 县级国土空间规划 6.3.5 乡镇级国土空间规划 6.4 专项规划与规划研究 6.4.1 专项规划 6.4.2 规划研究 7 国土空间管控与用途管制 7.1 资源环境承载力与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 7.1.1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 7.1.2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 7.2 主体功能空间划定与区界管控 7.2.1 以“三区三线”为主体的区界管控 7.2.2 空间规划管控及其传导机制 7.3 国土空间用途管制 7.3.1 空间用途管制的源起与发展 7.3.2 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内涵 7.3.3 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主要方面 7.3.4 城乡建设用地的统筹管控 7.3.5 土地用途分区和管制规则 8 区域发展与空间规划 8.1 区域的特征与区域发展 8.1.1 区域的概念与特征 8.1.2 城市发展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8.1.3 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演化 8.2 城镇体系的内涵与特征 8.2.1 城镇体系的概念与内涵 8.2.2 城镇体系的基本特征 8.2.3 全球化时代的城镇体系 8.2.4 城市区域演化的新地域类型 8.3 区域国土空间规划 8.3.1 区域规划及其发展 8.3.2 区域国土空间规划的作用与编制原则 8.3.3 区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