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儿童教育的另一种制度化设计:少年儿童组织发展历程探析

儿童教育的另一种制度化设计:少年儿童组织发展历程探析

  • 字数: 278
  • 出版社: 北京大学
  • 作者: 吴小玮
  • 商品条码: 978730132419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73
  • 出版年份: 2021
  • 印次: 1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20世纪,少年儿童组织作为一种“对待儿童的独特方式”逐步兴起。晚清以来,“儿童”的意义和价值得到了人们的重视,中国社会随之开启了对少年儿童的关注、动员和组织。本书追溯了少年儿童组织在中国诞生发展的百年历程,这段发展历程与不同历史时期的儿童观、儿童教育观有着密切联系,体现了中国社会尤其是儿童教育事业的进步,可以视为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一段缩影。书中提出,与学校这一制度化设计相互结合,少年儿童组织已然成为现代中国儿童生活中的“另一种”制度化设计。儿童在少儿组织中的生活体现了“童年”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本书选择代表性少年儿童组织作为研究对象,结合社会背景对其进行历史分期并提炼出相应的发展逻辑。此外,还择取少年儿童组织建设和活动开展这两个维度,总结出少年儿童组织存在、发展以及开展儿童教育的规律,能够对于当代中国的儿童教育和少年儿童组织建设提供一些启示。
作者简介
吴小玮,教育学博士,上海师范大学教育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教育史,在CSSCI期刊上独立发表论文十多篇,主持并完成国家级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1项、厅局级课题1项。
目录
目录 绪论另一种“儿童的发现” 第一章红色发端: 把少年儿童组织起来 第一节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二节最早的红色少儿组织 第三节劳动童子团运动 第四节儿童运动的“改造” 第二章星火燎原: 共产主义的“深入童心” 第一节“红小鬼”与“皮安尼尔” 第二节“团体的生活很热闹” 第三节“大人救国小孩也要救国” 第四节“儿童是国家的小主人” 第三章立章建制: 少先队组织的广泛建立 第一节“建队”“更名”与“立章” 第二节从“小丽”入队难到“全童入队” 第三节“翻来覆去老一套”? 第四章拨乱反正: 少先队组织的动荡和复苏 第一节“红小兵”取代少先队 第二节组织机构的恢复与健全 第三节道德风尚能不能竞赛? 第五章继往开来: 少先队组织的发展和改革 第一节少先队组织的持续建设 第二节少先队教育的系统探索 第三节少先队改革的全面启动 结语儿童教育的另一种制度化设计 参考文献 后记 图表目录 图21苏区共产主义儿童运动的组织系统(1932年)(47) 图22苏区少年先锋队的组织系统(1932年)(48) 图23《时刻准备着》创刊号封面(1933年)(53) 图24列宁小学儿童俱乐部组织结构(1934年)(58) 图51少先队体验教育实施步骤(142) 表11安源劳动童子军组织人数(1924年)(24) 表21江西部分地区共产儿童团、少年先锋队数目统计(1932年8月)(49) 表31全国中小学学生数和少年儿童队队员数(1950年9月)(84) 表32“十七年”时期少先队队章修订简况(86) 表33关于小丽入队问题的讨论文章(93) 表34关于小丽入队问题的社论(94) 表35中小学校少先队员数和少先队辅导员数(1952—1955年)(95) 表36“十七年”时期中国少先队的主要活动(100) 表41少先队“恢复时期”队章修订简况(113) 表42少先队“恢复时期”的主题活动(118) 表51“人与人的关系”维度实施体验教育的内容和要求(小学一至三年级)(143) 表52体验教育的形式与方法(144) 表53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之“职业体验及其他活动”推荐主题汇总(151) 表61少先队组织文化标识分类(158) 表62少先队组织标志的象征类型(159)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