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抒情人物地方

抒情人物地方

  • 字数: 362
  • 出版社: 四川人民
  • 作者: 陈国球|责编:李京京
  • 商品条码: 9787220123290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487
  • 出版年份: 2021
  • 印次: 1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中国文学的神髓向来被 认为在其“抒情传统”。晚清 以降,整个国族遭遇三千 年未有之大变局,“抒情”也 由是进入现代情境,因应 时变、守正出新,与“启蒙” “革命”两种话语彼此交织, 共同演绎了二十世纪中国 历史的众声喧哗与浴火重 生。不过,与“启蒙”“革命” 更多在国族立场展开不同 ,“抒情”既可以关乎宏旨, 又能衍为心曲,既可以集 成定鼎,又能流播四方。 是故,现代中国“抒情”论述 的生成、流动与开放同样 值得关注。
目录
序言 导论 “抒情”的传统——一个文学观念的流转i 辑一 “传统”的流转 通往“抒情传统论”之路——陈世骧论中国文学 异域文学之光——陈世骧论鲁迅与波兰文学 诗意的追寻——林庚文学史论述与“抒情传统”说 “抒情精神”与中国文学传统——普实克论中国文学 从律诗美典到中国文化史的抒情传统——高友工“抒情美典论”初探 辑二 现代文学与抒情论述 左翼诗学与感官世界——重读“失踪诗人”鸥外鸥的三四十年代诗作 放逐抒情——从徐迟的抒情论说起 “梁文星”与“林以亮”的因缘 诗意与唯情的政治——司马长风文学史论述的追求与幻灭 辑三 抒情与地方 南国新潮——香港早期文学评论与境外文学思潮 情迷中国——香港五六十年代现代主义文学的运动面向 诗里香港——从金制军到也斯 诗人刘以鬯——读刘以鬯《浅水湾》作品札记 抒情在弥敦道上——香港文学的地方感 辑四 书写浮城“文学大系”与“香港文学”——《香港文学大系1919——1949》总序 书写浮城——论叶辉与香港文学史的书写 我城景物略——三序陈智德香港文学史论 附录 原刊出处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