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国有企业高管薪酬管控--弱激励与强激励

国有企业高管薪酬管控--弱激励与强激励

  • 字数: 314
  • 出版社: 经济管理
  • 作者: 常风林|责编:高娅
  • 商品条码: 978750968122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13
  • 出版年份: 2021
  • 印次: 1
定价:¥10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近几十年来,企业高管 薪酬水平及其快速增长引发 了大量的公众关注和学术研 究。国有企业高管薪酬管控 因其特殊性更成为热点和难 点问题。国外高管薪酬管控 主要运用财政税收政策即对 高管的高收入征税,国内高 管薪酬管控主要运用收入分 配政策即对高管的高收入设 置调控上限。因此,国有企 业高管薪酬管控问题涉及政 府财政税收政策和收入分配 政策以及相关政策对经济发 展的影响等经济学重要问题 。学术界对高管薪酬及更广 泛意义上的激励理论问题研 究由来已久,并形成了以委 托一代理理论为基本框架的 理论体系。由于国有企业的 特殊性以及我国的特殊国情 ,国内已有研究虽然对国有 企业薪酬管控做出了一些探 索尝试,但尚未针对近年来 我国国有企业高管薪酬管控 政策引入较好理论解释力的 主流经济理论分析框架,同 时相关实证分析总体而言也 不够全面和深入。为此,本 书在国内外已有研究的基础 上,尝试运用目前比较先进 和流行的研究方法对我国国 有企业高管薪酬管控问题进 行研究,以期能够进一步揭 示国有企业高管薪酬管控政 策背后隐藏的一般经验规律 ,探究国有企业高管薪酬管 控政策有效性的主要原因及 政策启示。
目录
1 企业高管:劳动力市场具生产力群体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历史上对商人的激励简史 1.1.3 问题提出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对象及其界定 1.3.1 研究对象 1.3.2 国有企业高管 1.3.3 薪酬管控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 1.5 主要研究方法及贡献 1.5.1 研究方法 1.5.2 本书贡献 2 文献综述:弱激励与强激励 2.1 高管激励理论假说 2.1.1 市场强激励假说 2.1.2 政府弱激励假说 2.1.3 委托-代理理论 2.1.4 极值假说 2.1.5 规模薪酬配置假说 2.1.6 “沃比根湖效应”假说 2.1.7 私人收益率与社会收益率趋同假说 2.2 高管激励理论模型 2.2.1 寡头垄断的低能力高管激励不足模型 2.2.2 完全竞争的高能力高管激励过度模型 2.2.3 市场强激励模型 2.2.4 政府弱激励模型 2.2.5 薪酬管控BET模型 2.2.6 委托-代理模型 2.3 高管激励的实证研究 2.3.1 实证研究方法 2.3.2 关于高管薪酬快速增长成因的实证分析结果 2.3.3 关于高管薪酬不合理程度的实证分析结果 2.3.4 关于薪酬管控政策的实证分析结果 2.4 本章小结 3 国有企业高管薪酬的定价机制及其演变规律 3.1 改革开放前国有企业高管薪酬定价机制 3.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到改革开放之前:以“低工资”为特征的政府定价 3.1.2 国有企业高管主要依据其行政职务获取薪酬 3.2 改革开放后国有企业高管薪酬定价机制 3.2.1 1978~1988年:以同质性劳动要素分配为特征的政府定价 3.2.2 1988~1992年:以“承包经营”为特征的政府定价 3.2.3 1992~2002年:政府定价转向准市场定价 3.2.4 2003~2009年:出资人准市场定价机制 3.2.5 2009~2013年:准市场定价与薪酬管控(“限薪令2009”) 3.2.6 2014年以来:准市场定价与薪酬管控(“限薪令2015”) 3.3 我国国有企业高管薪酬定价机制的核心是弱激励 4 国有企业高管薪酬不合理程度的实证分析 4.1 实证方法与数据来源 4.1.1 Oaxaca-Blinder分解法 4.1.2 数据来源 4.2 研究设计与描述性统计结果 4.2.1 研究设计 4.2.2 描述性统计结果 4.3 实证结果与国有企业高管薪酬不合理程度估计 4.3.1 2009年实证结果 4.3.2 2014年实证结果 4.3.3 2018年实证结果 4.3.4 “限薪令2015”前后国有企业高管薪酬不合理程度变化分析 5 高管薪酬前三名总额、公司治理与托宾Q 5.1 高管薪酬前三名总额、公司治理与企业业绩 5.1.1 高管薪酬、公司治理与企业业绩的相互关系 5.1.2 理论假设 5.2 高管薪酬前三名总额与公司治理 5.2.1 实证模型 5.2.2 实证分析结果 5.3 高管薪酬前三名总额与公司业绩 5.3.1 实证模型 5.3.2 高管薪酬前三名总额与托宾Q的实证分析结果 5.3.3 高管薪酬前三名总额与净资产收益率的实证分析结果 5.3.4 高管薪酬前三名总额与资产报酬率的实证分析结果 5.3.5 高管薪酬前三名总额与总资产净利润率的实证分析结果 5.4 基于高管薪酬前三名总额的强激励有利于提高未来业绩 6 首席执行官薪酬占比(CPS)与激励强度 6.1 首席执行官薪酬占比(CPS)、公司治理与企业业绩 6.1.1 高管薪酬、公司治理与企业业绩的相互关系 6.1.2 理论假设 6.2 CPS与公司治理 6.2.1 实证模型 6.2.2 实证分析结果 6.3 CPS与公司业绩 6.3.1 实证模型 6.3.2 CPS与托宾Q的实证分析结果 6.3.3 CPS与净资产收益率的实证分析结果 6.3.4 CPS与资产报酬率的实证分析结果 6.3.5 CPS与总资产净利润率的实证分析结果 6.4 公司治理与未来公司业绩 6.4.1 实证模型 6.4.2 公司治理与净资产收益率的实证分析结果 6.4.3 公司治理与资产报酬率的实证分析结果 6.4.4 公司治理与总资产净利润率的实证分析结果 6.5 CPS与公司业绩的研究结论 7 两次国有企业高管薪酬“限薪令”短期效果的实证分析 7.1 数据来源与研究设计 7.1.1 研究对象 7.1.2 高管(企业层面)数据说明 7.1.3 高管(总经理个人层面)数据说明 7.2 实证模型及结果 7.2.1 高管(企业层面)平均薪酬模型 7.2.2 高管(总经理个人层面)平均薪酬模型 7.2.3 高管(企业层面)“限薪令2009”政策的短期效果 7.2.4 高管(总经理个人层面)限薪效果 7.3 稳健性检验 7.3.1 使用不同职位高管薪酬指标的稳健性检验 7.3.2 考虑企业规模异质性特征的稳健性检验 7.3.3 平衡样本限薪效果信息的稳健性检验 7.3.4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