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先秦法家

先秦法家

  • 字数: 410
  • 出版社: 现代
  • 作者: 董金社
  • 商品条码: 9787514393507
  • 版次: 1
  • 页数: 412
  • 出版年份: 2021
  • 印次: 1
定价:¥6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一部先秦时期九位著名法家人物的集体传记,讲述春秋战国400年的法家思想沿革。 春秋战国是华夏民族纵横融合、内部团成一体的壮阔历史过程,出乎儒家的法家者流,在富国强兵、废封建、行郡县,建立皇权专制的过程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本书在宏阔的时间和空间演变中,对管仲、子产、李悝、吴起、商鞅、申不害、慎到、李斯、韩非子这九位法家人物的人生命运及其思想体系,进行了系统梳理和研究,分析其思想行为之得失,进而观察中国古代思想的嬗变。 本书的最大特色是“空间转向”,从社会生存空间的角度解读当时的思想、人物以及历史命运。既有宏阔历史背景的描绘,也有儿女情长、英雄气短的细节刻画。对人物思想的分析,上下钩沉,左右比连,博采广览,理清了来龙去脉,还原了法家思想的真实面貌。
作者简介
董金社,山东鄄城人,1966年生。地理专业,研究生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硕士。曾任教于山东师范大学。高级经济师。著有《商业地产策划与投资运营》,译作有《人事成难题,怎么办?》,参编《山东省历史地图集》等。
目录
绪 言 //001 一、法与先秦法家简说 //001 二、法家产生的时间维度:春秋战国分期 //004 三、法家产生的空间维度:地缘力量及“台球解释模型” //008 四、法家思想的大事因缘:思想的交融 //015 五、本书结构 //020 第一章 管仲:法家先驱,千古一相 //023 一、“管鲍之交”,决定毕生命运的交友 //028 二、说齐桓公以霸术 //033 三、佐齐桓公修内政、霸诸侯 //043 四、扛起“尊王攘夷”的大旗 //052 五、以法治国理政的辩证法:轻重之战和权谋之用 //069 六、《管子》的思想:道与法 //073 第二章 子产与邓析:刑书斗法,孕育华夏法制 //077 一、郑国乱局,子产脱颖而出 //080 二、子产救世:都鄙有章,作丘赋,铸刑鼎 //096 三、邓析的“竹刑”与律师生涯 //112 第三章 李悝:富国强兵,变法第一人 //121 一、地缘、人缘和思想源流 //123 二、李悝的好主子:魏文侯及其变法动力 //139 三、李悝还是李克:人生轨迹漫画 //142 四、变法与治国:首开法家思想先河 //154 第四章 吴起:殉道变法的兵家和儒者 //161 一、千金之家的败落 //163 二、儒门肄业,转学兵法 //164 三、杀妻求将,助鲁胜齐 //166 四、佐魏文侯,军事才能爆发 //168 五、儒家本色 //174 六、尽职西河守 //182 七、变法强楚,用兵若神 //189 八、《吴子》思想概述 //202 第五章 商鞅:作法自毙的大秦帝国奠基人 //211 一、身世之谜和思想溯源 //213 二、大靠山秦孝公 //218 三、变法三步走 //222 四、商鞅谋“弱魏” //231 五、作法自毙仍英豪 //235 六、商鞅思想简论 //243 第六章 申不害:以术治国存弱韩 //255 一、关于韩国 //256 二、申不害以“术”佐韩昭侯 //266 三、申不害的术治思想 //273 第七章 慎到:道法合流的权势派宗师 //281 一、慎到的人生轨迹 //283 二、慎到思想的基础 //292 三、慎到思想的特征:尚法与势治 //299 四、慎到法学理论的创新性发展 //307 第八章 李斯:崇尚“老鼠哲学”的实践派 //311 一、秦国因变法而强 //313 二、儒者李斯变身法家 //315 三、李斯的思想推动法家走向极端 //332 四、余论 //354 第九章 韩非子: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357 一、韩非子的国事和家事 //359 二、集大成的韩非子法家思想 //363 三、韩非子之死,谁之过 //386 尾声 秦帝国崩溃与法家思想的关系 //395 一、秦帝国建立了完善的法律制度 //396 二、学界探讨秦帝国轰然倒塌的原因 //398 三、善始而不能善终的秦始皇 //399 四、沙丘之谋,斩断了秦立国的根基 //402 五、胡亥对法家思想理解片面 //403 六、法律被曲解为杀人弄权的工具 //405 七、李斯的《行督责书》,在秦帝国的棺材盖上又钉一枚钉子 //407 八、秦二世胡亥德不配位 //408 后 记 //411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