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经济特色:亚细亚生产方式新探(上下卷)

中国经济特色:亚细亚生产方式新探(上下卷)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 作者: 王海明
  • 商品条码: 978710018209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112
  • 出版年份: 2021
  • 印次: 1
定价:¥36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从五帝时代到前清,中国是必须建立庞大的治水工程和人工灌溉设施的所谓“治水社会”,国家及其政府是唯一能够承担如此大规模的治水工程和人工灌溉设施的兴建者,因而全国土地的所有者势必是国王及其官吏。反之,西方则不是“治水社会”,它不需要像治理东方大河流域那样只有政府才能承担的大规模的治水工程和人工灌溉设施,其治水工程和人工灌溉设施的兴建者,主要是农民和庶民们自己,而不是政府及其官吏,因而全国土地的主要所有者是庶民而不是国王及其官吏。这一中西经济的根本差异,最终说来,则源于中国拥有——而西方国家没有——适于农耕的大河流域之幅员辽阔的地理环境。 本书共分5篇16章。最前面还有一篇绪论。第一篇“中国特色之起源”,包含两章。分别通过对中国原始社会国家制度,以及五帝时代的政治与经济制度的分析考察,探寻中国特色之起源。作者认为,五帝时代是中国特色形成的关键时代。中国政治、经济的特征最终可以追溯到五帝时代。第二篇“中国经济制度”,包括三章。分别讨论夏商周(三代)经济制度,春秋至清代的土地制度,以及春秋至清代的工商制度。本篇是对三代,以及春秋至清代中国古代经济制度的系统的考察。第三篇“中国社会形态”,是对一直聚讼纷纭的中国古代各阶段社会形态的判定。共分4章。作者深入分析考察了三代(即夏商周)、春秋至清代(主要包括:春秋战国时代、秦汉时代、晋南北朝隋唐元、唐(中后期)宋元明清不同阶段)的社会形态性质。第四篇“中国经济特色——中西经济制度及其社会形态之比较”。是对西方从古希腊以来直至现代的经济制度的系统梳理考察。共包括5章。作者分别对古希腊(第10章)、古罗马(第11章)、中世纪欧洲(第12章)、欧美早期现代(第13章)、欧美机器大工业时代(第14章)的土地制度、工商业制度、社会形态等进行考察。进一步加深对中国经济特色的理解和把握。第15章,作者较为系统考察了马克思的亚细亚生产方式概念,对这个在近代中国引起巨大争论和产生深刻影响的理论进行了集中考察。 在中西比较的视野反思从五帝时代到民国中国传统经济特色,系统深化与拓展马克思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一个极有魄力的理论尝试,一本富有创新精神的学术著作。
作者简介
王海明现为三亚学院国家治理研究院特聘教授。1950年生,吉林省白城市镇赉县人。1984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1987年获哲学硕士学位。1993年调入北京大学,历任哲学系教授和伦理学教研室主任以及北京大学应用伦理学中心秘书长和当代企业文化研究所副所长;2013年于北京大学哲学系退休后,被聘为三亚学院国家治理研究院副院长。曾在《中国社会科学》等刊物发表论文300余篇;在商务印书馆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两个出版社出版《新伦理学》和《国家学原理》等学术专著10余部;在英国卢德里奇(Routledge)出版社出版《新伦理学原理》英译本(全四册)。邮箱 wanghaimingw@sina.cn。
目录
绪论:中国经济特色是中国学的一部分 一、中国学界说:关于中国国家制度好坏的价值科学 二、休谟难题:中国国家制度好坏的价值推导公式 三、中国学对象:中国国家制度价值推导公式所由以构成的四个命题 四、中国学性质:可以公理化的科学 第一篇 中国特色之起源 第一章 世界大同时代:中国原始社会国家制度 一、国家定义:理解中国原始国家的第一个前提 1. 国家与社会:构成要素之比较 2. 国家:最大最高的社会 3. 国家:拥有主权或独立自主的社会 4. 国家定义理论:现代西方主流定义和马克思主义定义 二、国家起源:理解中国原始国家的第二个前提 1. 国家从来就有:从国家的科学的定义来看 2. 国家并非从来就有:从国家的现代主流定义来看 3. 永恒性与绝对性:国家的存在本性 4. 国家终级根源:国家最终源于社会的统一和最大化需要 三、中国原始国家(距今约240 万—5 千年) 1. 中国游群国家(距今约240 万—1 万年) 2. 中国部落国家(距今约1 万—5 千年) 3. 中西原始社会国家制度之比较 第二章  五帝时代:中国特色之起源 一、五帝时代政治制度 1. 五帝时代:中国酋邦国家(约公元前3000—公元前2070 年) 2. 五帝:中国专制始作俑者 3. 专制并非中国特色:古希腊罗马和日耳曼的君主制 二、五帝时代经济制度 1. 五帝时代以国有为形式的王有制:一种极端的生产资料官有制 2. 五帝时代以国有制为形式的王有制之双重印证 3. 五帝时代官有制与非民主制之必然趋势 三、五帝时代之中国特色 1. 王有制或官有制之必然结果:全权垄断的极权主义专制 2. 中西专制的根本差异:古希腊罗马和日耳曼的民有制及其非 极权主义专制 3. 有无适于农耕的大河流域:中西国家制度差异之根本原因 第二篇 中国古代经济制度 第三章 夏商周经济制度 第四章 春秋至清代土地制度 第五章 春秋至清代工商制度 第三篇 中国古代社会形态 第六章 王有制的官农奴制封建社会:夏商周社会形态 第七章 官有制的官农奴制封建社会:春秋至清代社会形态 第八章  官有制资本主义社会萌芽:战国至鸦片战争非主导经济制度 第九章 中国古史分期流派 第四篇 中国近代以降经济制度与社会形态 第十章 晚清和民国经济制度及其社会形态(1840—1949) 第五篇 中国经济特色——中西经济制度及其社会形态之比较 第十一章 古希腊经济制度及其社会形态 第十二章 古罗马经济制度和社会形态 第十三章 中世纪欧洲经济制度和社会形态 第十四章 欧美早期现代经济制度和社会形态(约1500 年至1780 年) 第十五章 欧美机器大工业时代经济制度和社会形态(约1780 年至今) 第十六章 亚细亚生产方式——关于中国等亚细亚社会特色理论 本书所引证的主要书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