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儒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

儒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

  • 字数: 239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卢有志//祖国华|责编:杨晓芳
  • 商品条码: 978752038693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33
  • 出版年份: 2021
  • 印次: 1
定价:¥7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思想政治教育是儒家思想题中应有之义,系统地梳理儒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历史演进、思想核心和进学路径,可以挖掘其理论特色优质思想要素,对儒家思想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涵有深切的理解。本书从儒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产生的背景(包括经济背景、政治背景和文化背景)、历史脉络(包括开端与初创、形成与确立、成熟与发展以及衰败与没落时期)、内蕴张力和思想局限等方面入手分析了儒家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和教育方略。通过对儒家思想政治教育历史作用的分析,考察了其当今的借鉴价值,并对如何完成儒家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性转化提出了建议。
作者简介
卢有志,法学博士,吉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在《黑龙江高等教育》《文艺评论》《吉林师范大学学报》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主持和参与国家、省、市级科研项目5项。祖国华,法学博士,吉林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伦理学学会理事;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专著3部,主持承担国家社科、国家教科、省社科、省教科研究项目10余项,多次获吉林省政府社会科学一、二、三等奖。
目录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与价值 一 问题的缘起 二 研究的理论价值 三 研究的实践价值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 中国内地相关研究现状 二 港澳台相关研究现状 三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的思路、内容与方法 一 研究的思路、内容 二 研究的方法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之处与难点 一 创新之处 二 难点 第二章 儒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几个前提性问题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概念解析 一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真”内涵 二 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价值 第二节 儒家思想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蕴 一 儒家思想概述 二 儒家思想政治教育的含义 三 儒家思想与儒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之间的关系 第三节 现代儒家思想的新发展 一 现代儒家思想的发展:现代新儒学 二 当代儒家思想的发展:大众儒学 第三章 儒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产生的背景和历史演进 第一节 儒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产生的背景 一 儒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产生的经济背景 二 儒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产生的政治背景 三 儒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产生的文化背景 第二节 儒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历史演进 一 儒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开端 二 儒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形成与确立 三 儒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成熟与发展 四 儒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衰败与没落 第三节 儒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内蕴张力和思想局限 一 儒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内蕴张力 二 儒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思想局限 第四章 儒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基本内容和教育方略 第一节 儒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人性论基础 一 儒家的心性论:德性为人之根本 二 儒家的心性成长观:教育的可能性与空间 第二节 儒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基本内容 一 理解儒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本内容的前提 二 根基与起点:发明本心的个体修身 三 功夫与扩展:内圣外王的实践追求 四 实现与完成:天下大同的理想社会 第三节 儒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教育方略 一 重学与进学次第 二 主客体分离、内部分层的教育方式 三 以“化”为主的教育方法 第五章 儒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历史作用 第一节 对中华民族意识的内在维系和支撑作用 一 儒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对传统文化的内在维系 二 儒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对传统政治和社会的影响 三 儒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对促进民族融合与进步的作用 第二节 儒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世界性意义 一 儒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对亚洲国家的影响 二 儒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对欧洲国家的影响 第三节 儒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消极影响 一 思想的内守与封闭性的倾向 二 一定程度的等级观念的倾向 三 重人伦轻自然的倾向 四 重义轻利的倾向 五 耻辱感教育的得失和弊端 第六章 儒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当代价值和意义 第一节 对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层面的启示 一 儒家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价值取向 二 儒家思想政治教育的丰富内容 三 儒家思想政治教育的合理内核 第二节 对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层面的启示 一 坚持国家主导的基本方向 二 道不远人的生活化教育方式 三 有针对性且多元化的教育方法 第七章 儒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现代性转化 第一节 儒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两创”的前提性思考 一 几个前提性的观念 二 明晰儒家思想政治教育“两创”的背景和原则 三 在文化自信的语境中实现“两创” 四 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问题 第二节 方法、手段实施的创新问题 一 重视互联网和新技术的运用 二 重视讲好中国故事,重视国际传播 三 体制、机制的现代化革新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