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高校法治教育实效性研究

高校法治教育实效性研究

  • 字数: 315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王红梅|责编:周晓慧
  • 商品条码: 978752038824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28
  • 出版年份: 2021
  • 印次: 1
定价:¥11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以思想政治理论课 程为视角,从理论和实证两 个维度对高校法治教育实效 性进行了探索研究,指出高 校法治教育是学生法治教育 的最高阶段,是大学生步入 社会前储备知识、积累经验 、价值成形、行为模塑的整 合阶段,承担着中国法治社 会建设的梦想,形塑着新时 代现代公民的性格,开启着 新时代公民性格培养的新路 径。本书在厘清和界定高校 法治教育概念的基础上,在 高校法治教育及实效性内涵 的指引下,针对当前高校法 治教育存在的不足,提出提 升高校法治教育实效性的五 大措施:一是以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指引大学生形成法 治教育价值认同,以此弥补 法律基础课程教育中课时较 少、思想道德教育内容和法 律基础知识缺乏内在衔接的 不足;二是以权利概念为核 心延展高校法治教育多维目 标,以此消除在思想政治理 论课中高校法治教育目标争 议;三是以协同和激活高校 法治教育各要素凝聚高校法 治教育合力,以此解决高校 法治教育中教与学张力不足 的矛盾;四是以革新法治教 育理念推动创新高校法治教 育方法,以此改进高校法治 教育方法老套,针对性不强 的状况;五是以话语体系融 合与转向提高高校法治教育 话语效力,以此解决高校法 治教育法治思维训练不足的 问题。
作者简介
王红梅,宝鸡文理学院讲师,教育学博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近年来在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十余篇,参与校级、省级和国家级研究项目三项,参与编写教材两部。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一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 相关概念界定 (一)法治 (二)法治教育 (三)高校法治教育 (四)高校法治教育的实效性 四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五 创新之处与研究不足 (一)创新之处 (二)研究的不足 第二章 高校法治教育实效性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 马克思主义人学、法治思想及中国共产党人法治教育思想 (一)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 (二)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 (三)中国共产党人法治教育思想 二 主体教育理论 (一)主体教育理论提出的社会文化环境 (二)主体教育理论的教育主张 (三)主体教育理论的理论旨趣 三 有效教学理论 (一)有效教学的内涵 (二)有效教学的教学观 (三)有效教学的学习观 四 泰勒课程原理 (一)确定教育目标是课程开发和实施的前提和基础 (二)学习经验的选择是教育目标实现的关键 (三)学习经验的组织是教育目标实现的有力保障 (四)学习经验的评价是检验和改进教育目标的参照 第三章 高校法治教育实效性评测工具理论依据 一 构建高校法治教育实效性评价原则和指标 (一)确立高校法治教育实效性评价原则 (二)构建高校法治教育实效性评价指标 (三)编制高校法治教育实效性测评工具的理念与流程 二 “高校法治教育实效性调查问卷(教师卷)”的设计与实施 (一)预测试样本 (二)构建量表的原始题项池 (三)“高校法治教育实效性调查问卷(教师卷·预测版)”结构分析 (四)“高校法治教育实效性调查问卷(教师卷·正式版)”效度和信度 三 “高校法治教育实效性调查问卷(学生卷)”的设计与实施 (一)预测试样本 (二)构建问卷的原始题项池 (三)“高校法治教育实效性调查问卷(学生卷·预测版)”结构分析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