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基于治理和博弈视角的国土空间规划权作用形成机制研究

基于治理和博弈视角的国土空间规划权作用形成机制研究

  • 字数: 0
  •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
  • 作者: 黄玫
  • 商品条码: 9787112262946
  • 版次: 1
  • 页数: 180
  • 出版年份: 2021
  • 印次: 1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文首先从研究背景出发,阐述了选题思考、研究意义,对研究对象、范围进行界定;其次,对文献、空间规划权历史、国外情况进行综述,再构建博弈、 治理双维度理论框架开展分析;再次,从空间规划权内涵、外延、作用、现状问题分析入手,分纵向央地、横向部门的内部博弈和政府市场、开发保护的外部博弈两大类、四小类分别开展实证研究;从次,将实证研究进行整合,针对本书主要研究对象是国土空间规划权,界定的视角是治理理论和博弈论,侧重研究其权力对外作用的形成机制。一是从治理和博弈视角建构了多层级、多主体的国土空间规划权理论分析框架,对空间规划领域各类政策出台脉络进行历史性梳理分析;二是全景式地对空间规划权作用形成过程中的各种博弈进行分类描述,找到空间规划权各种外在表现的内在逻辑;三是提出了在治理框架下利用博弈策略分析的方法,建立或修正国土空间规划权的基本规则。这些对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基本法律政策框架都是一种有益的底层基础性研究。
目录
序 吴唯佳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政策背景:生态文明建设 1.1.2 市场背景:治理体系建设 1.1.3 理论背景:空间规划博弈论的出现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界定 1.3.1 对象界定 1.3.2 背景界定 1.3.3 研究视角界定 1.4 整体框架 第2章 综述 2.1 文献综述 2.1.1 治理理论产生空间治理理论分支 2.1.2 空间规划权具有社会属性 2.1.3 博弈论进入空间规划领域 2.2 治理理论综述 2.2.1 国家治理体系 2.2.2 管理向治理的转变 2.2.3 走向合作治理,走向“善治” 2.3 博弈论综述 2.3.1 常和博弈与变和博弈 2.3.2 静态博弈与动态博弈 2.3.3 单次博弈与重复博弈 2.3.4 纳什均衡与帕累托最优 2.4 研究框架构建 2.4.1 理论工具 2.4.2 理论框架 2.4.3 理论研究方法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空间规划权总述 3.1 空间规划权内涵 3.1.1 空间规划权与所有权、使用权的关系 3.1.2 空间规划权与开发(发展)权的关系 3.2 空间规划权外延 3.2.1 空间规划权分级概述 3.2.2 空间规划权分类概述 3.2.3 空间规划权作用 3.3 空间规划权国内外综述 3.3.1 我国空间规划权历史综述 3.3.2 国外空间规划权综述 3.4 空间规划权现状问题分析 3.4.1 空间规划职责多头管理 3.4.2 空间规划权上下权责不对等 3.4.3 空问规划权实施环节太冗余且未形成闭环 3.4.4 问题原因分析 3.5 理论应用于空间规划权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