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新闻传播史(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

中国新闻传播史(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

  • 字数: 370
  • 出版社: 高等教育
  • 作者: 编者:吴廷俊|责编:赵愫简
  • 商品条码: 978704054419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47
  • 出版年份: 2021
  • 印次: 1
定价:¥4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新闻 观为指导,系统阐述了从近 代开端至2009年的中国新 闻传播史。具体内容除绪论 外,共分13章:中国近代新 闻事业的缘起、晚清时期的 新闻事业、民初及北洋政府 时期的新闻事业、南京国民 政府时期的新闻事业、全面 抗战时期的新闻事业、两种 命运决战时期的新闻事业、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新闻事 业、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时期 的新闻事业、“文化大革命” 时期的新闻事业、历史转折 时期的新闻事业、改革开放 全面展开时期的新闻事业、 改革开放深化时期的新闻事 业、1949年以来台港澳地 区的新闻事业。本书内容全 面,史料丰富、脉络清晰, 涉及面广泛,详略得当。 本书既可以作高校新闻 传播学科“中国新闻史”类必 修课程教材,近现代史、党 史等相关专业的选修课教材 ,也可作为新闻传播学科硕 士和博士研究生参考教材。 同时,还可作为媒体从业人 员、党政干部、历史爱好者 及其他社会大众学习参考读 物。
目录
绪论 一、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历程 二、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基本特点 三、学习中国新闻传播史的意义 四、学习中国新闻传播史的要求与方法 第一章 中国近代新闻事业的缘起 第一节 古代报纸 一、古代报纸的产生与发展 二、古代报纸的特点 第二节 清议 一、从乡校到书院的论政风气 二、从进谏到结社的报国情怀 第三节 在华外报 一、在华外报的产生与发展 二、在华外报的两面性 第二章 晚清时期的新闻事业 第一节 国人对新式报刊的认识与办报尝试 一、林则徐的译报活动及其对报刊的认识 二、魏源、洪仁歼等人的新闻思想 三、国人在汉口、上海、广州等地的办报活动 四、王韬与《循环日报》 第二节 国人办报的第一次高潮 一、康有为的办报活动与报刊思想 二、梁启超维新时期的办报活动与报刊思想 三、严复及其他维新人士的办报活动与报刊思想 第三节 国人办报第二次高潮 一、君宪旗帜下改良派的办报活动 二、共和号召下革命派的办报活动 三、清末新政下的新闻法制与新式官报 四、清末白话报刊 五、市场化的文艺小报 第四节 晚清新闻业务的改进 一、报刊政论文体的产生与发展 二、报纸编排与采访写作方面的进步 第三章 民初及北洋政府时期的新闻事业 第一节 民国初年的新闻事业 一、民元《约法》与新闻传媒的勃兴 二、“暂行报律”与对新闻自由的认识 三、“政党报纸”的蜂起与消亡 第二节 报刊“新闻时代”的开启 一、袁世凯专制下报界的灾难 二、“王旗变幻”下报纸的发展与转型 三、职业新闻记者群的崛起 第三节 “五四”新文化运动与报刊新阵线 一、陈独秀、李大钊的办报活动 二、毛泽东、周恩来的早期办报活动 三、新文化运动中的新闻变革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报刊的诞生 一、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与共产主义刊物出现 二、中国共产党机关报的创办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