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强可持续视角下中国生态全要素生产率的时空演化与提升路径研究

强可持续视角下中国生态全要素生产率的时空演化与提升路径研究

  • 字数: 200
  • 出版社: 经济科学
  • 作者: 杨万平//李冬|责编:崔新艳
  • 商品条码: 978752182497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62
  • 出版年份: 2021
  • 印次: 1
定价:¥5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研究以中国省级单位 为研究对象,聚焦“如何提 升不同区域生态全要素生产 率”这一亟待解决的重大理 论和现实问题。基于强可持 续发展理论,将强可持续发 展理论的环境福利非减性发 展约束引入生态环境质量评 价,从环境建设和环境损害 两个维度对中国各省的生态 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计价。继 而将生态环境建设和能源消 费引入生产技术,将环境损 害和经济产出引入生产过程 ,按不同形式引入生态全要 素生产率的测度与提升路径 模型,建立强可持续的全要 素生产率研究新范式。提出 一种时间因子非径向投入导 向的生态全要素生产率指标 ,以投入目标值与实际值的 比率表示要素的全要素生产 率,将生产要素的序列方向 性距离函数与生态全要素生 产率指标相结合,构建要素 绩效与总体绩效之间“分-总 ”的研究范式。从生产要素 的视角对总体绩效进行系统 性分解,进而实现要素绩效 对总体绩效的贡献度评价。 充分考虑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平衡性,从要素绩效和总体 绩效两个层面对生态全要素 生产率增长进行系统性揭示 ,动态识别生态全要素生产 率增长的时空演变,剖析生 态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区域 差异、要素源泉与动态演化 规律。最后通过剖析不同区 域的生态全要素生产率提升 路径,检验制度环境下不同 政策工具的实施效果、触发 条件和作用方式,从“国家- 区域”两个层面制定提升生 态全要素生产率的综合解决 方案,进而为不同区域推动 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高 质量发展提供路径支持。
作者简介
杨万平,西安交通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社会学博士后,现为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区域可持续发展。曾在《The Singapore Economic Review》《Sustainability》《中国工业经济》《经济管理》《当代经济科学》等杂志发表论文50余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一般项目、重点项目子课题、教育部重大项目子课题、中国博士后基金、陕西省软科学等课题,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重点项目、陕西省社科基金、陕西省软科学等项目20余项。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 研究内容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四节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理论综述 第二节 实证研究 第三节 文献述评 第三章 中国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第一节 指标体系构建及数据来源 第二节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第三节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分析 第四节 生态环境质量的时空演化 第五节 生态环境质量的空间收敛 第四章 中国生态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动态测度 第一节 生态全要素生产率的模型构建 第二节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第三节 生态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测度 第四节 生态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要素贡献 第五章 中国生态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时空演化 第一节 生态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动态演化 第二节 生态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区域差异 第三节 生态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长期趋势演化 第六章 中国生态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空问收敛 第一节 全局空间自相关测度 第二节 局部空间自相关聚类 第三节 空间收敛性分析 第七章 中国生态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提升路径 第一节 提升路径的作用机理 第二节 提升路径的模型构建 第三节 提升路径的实证分析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第三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