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唐宋词流派史/社科学术文库

唐宋词流派史/社科学术文库

  • 字数: 501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刘扬忠|责编:黄燕生
  • 商品条码: 9787520388092
  • 版次: 3
  • 开本: 16开
  • 页数: 456
  • 出版年份: 2021
  • 印次: 1
定价:¥1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以流派演变 史为主的新型唐宋词史。作 者打破了“豪放”“婉约”等传 统词论的二分法,从文化大 背景切入,从时代精神和群 体审美选择的角度考察了各 风格流派发展衍化之规律, 全景式地把握了唐宋词的流 变过程:变作者个体研究为 群体研究,对群体互动及各 流派互相影响、渗透及竞争 进行了深入的解析;作者考 察了唐宋时期哲学、政治、 宗教、社会习俗和民族心理 等对词人及不同的词人群体 的创作观念和审美情趣的深 刻影响,从而展现了唐宋词 百花争妍、异彩纷呈的风格 和流派形成与发展的历史。
作者简介
刘扬忠,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原古代文学研究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学遗产》编委,兼任中国宋代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韵文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李清照辛弃疾学会副会长等。主要从事中国古典诗词研究,尤以词学研究成果为多。
目录
自序 第一章 总论:关于建构唐宋词流派史的理论思考和基本设想 第一节 文学流派在任何文学里都是一种普遍的存在 第二节 历史的回顾之一:传统的“豪放”、“婉约”两分法 第三节 历史的回顾之二:自宋以来的诸家源流派别论 第四节 辨析唐宋词流派的理论标准和历史依据 第五节 唐宋词构体衍派的特殊背景及其大致流派类型 第二章 初显流派端倪的晚唐五代词 第一节 孕育词体文学的文化土壤 一 燕乐的特点与词的特殊风格 二 诗体之渐衰与词体之代兴 三 时尚之转变与晚唐诗风之渗透 第二节 审美时尚与“正宗”词风的代表者——“花间”派 一 “花间”派的形成及“花间”十八词人的个体与群体面貌 二 “花间”派的词体理论宣言——欧阳炯《花间集叙》 三 “花间”派奠定的“诗庄词媚”、“词为艳科”的基本格局 四 后代词派之滥觞——“花间”派内部风格歧异现象的解释 第三节 五代词坛另一派——南唐君臣词人群体 一 扬州一金陵:南国另一个文化中心和歌词创作基地 二 多才多艺的风流君臣与“众芳芜秽,美人迟暮”的亡国心态 三 冯延巳:南唐词感伤主调的奠基者和新词境的开拓者 四 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的李后主 第三章 宋代审美时尚及北宋前期雅俗二词派 第一节 宋初六十年词坛的沉寂及其主要原因 第二节 影响北宋词风格流派总体格局的多种社会文化因素 一 最高统治者倡导的士大夫歌舞享乐之风以及由此而来的燕乐“新声”之盛 二 “独重女音”、“浅斟低唱”的音乐文学审美时尚 三 歌妓对于词的风格体貌形成的重要参与作用 四 时髦的都市文化与传统的士大夫意识之间的对立和调和 第三节 宋词流派初分:晏欧台阁词风与柳永俚俗格调的对立 一 柳永的趋俗与晏殊的尚雅 二 尚雅与趋俗相对立的文化动因 第四节 以二晏一欧为骨干的北宋江西词派 一 江西词派名称的由来以及北宋江西词派范围的界定 二 晏殊的领袖地位和典范词风 三 与晏殊并驾齐驱的欧阳修以及其他同派词人 四 晏欧词风的强大后劲晏畿道 第五节 俚俗词派的开山祖——柳永 一 反传统的“柳耆卿体”:俗调俗情 二 “柳耆卿体”:对词体发展及词的艺术手法的大贡献 三 北宋中后期的柳派词人 第四章 新体新派迭起的北宋中后期词坛 第一节 东坡体——完整意义上的士大夫之词和诗人之词 一 “以诗为词”的创作观及其实践 二 东坡体:“变体”何妨为大宗 三 苏轼词派的形成与衍变 第二节 折中于柳苏之间、另开浑雅典丽一派的周邦彦 一 “浅斟低唱”的颓靡时风与感伤低回的抒情词人 二 律精调雅、法密技新的清真词 三 “大晟词派”诸名家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