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云溪笔谈

云溪笔谈

  • 字数: 275
  • 出版社: 西泠印社
  • 作者: 杨炳芳|责编:王禾
  • 商品条码: 9787550834309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404
  • 出版年份: 2021
  • 印次: 1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真实记录了作者几 十年来的工作、生活经历和 感受,展示了一个历史时期 ,一个地区,一代人所学习 、工作和生活的画面,自传 自叙式的记述,引起了一代 人的感慨和共鸣。本书把戴 村几十年的发展历史和民俗 文化还原于最原始、最真实 的状态,一桩桩、一件件, 从一个个侧面反映了戴村人 民英雄的革命斗争历史,介 绍了戴村优美的自然生态环 境和湖光山色,并记录了一 个个美丽动人的传说,回顾 了那段难忘而激情燃烧的岁 月,表达了作者对生活和社 会方方面面的认识和思考, 字里行间的真情流露,唤起 了一代人永恒的回忆,并通 过家庭传统美德的记述,为 社会、为后人展现了一种人 格的魅力。本书洋溢着故乡 浓郁的泥土芳香,充满着对 美好故乡的热爱,是对时代 、对故乡和故乡人民的一曲 赞歌。本书不但赞扬了故乡 的美,更是赞扬了云溪西岸 人民的美和作者对故乡的热 爱,写出了农民的勤劳和朴 实,以及丰富的情感世界, 用个人的命运和家庭的变化 ,反映了时代的那一段历史 和前进的步伐。
目录
第一章 诉说岁月的痕迹 一、亲历春潮涌动中乡镇企业的发展 二、村里的小管家——仓库保管员 三、记工员 四、拉石灰 五、“双抢”的记忆 六、桑树和春蚕 七、牛车盘 八、塌塘 九、挑水库 十、农村学习班 十一、忆苦思甜 十二、民办老师 十三、爬格子 十四、出差 十五、赤脚医生和农村合作医疗 第二章 往事非烟 一、初中第一堂语文课 二、母亲自酿的糯米酒 三、腌缸白菜和乌干菜 四、粮票的故事 五、信心 六、石磨和石臼 七、我家的第一台电视机 八、村中的老树、老井和水池 九、桑椹 十、后溪萝卜 十一、三清茶 十二、我心中的戴村 十三、凌溪河——一路风光,一路歌 十四、云溪风光 第三章 峥嵘岁月 一、萧山市戴村镇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斗争概况 二、凌溪巾帼 三、党岐岭军民合力,击破日军南侵妄想 四、开明小学 五、郑振庭烈士事迹 六、丁村的商号和造纸业 七、见到了毛主席 八、俱乐部的二三事 第四章 人生感悟 一、茶苦茶香,人生如茶 二、从生活中感知幸福 三、人生没有失败,只要坚守追求有度 四、日记 五、至少我们曾经相聚 六、清明寄语 七、冬天的雪 八、凡人阿欢 九、工作着是美丽的 十、世纪日全食 第五章 家史家训 一、家史家训 二、由“四知堂”说开去 三、父亲 四、母亲 五、我的岳父岳母 六、外祖父与外祖母 七、读书与家风 八、大姑妈 第六章 地名与传说 一、历史地名 二、丁村村的传说 三、马谷村的传说 四、石牛的传说 五、云门寺 六、广义桥——七都溪上最大石桥 七、仙女湖 八、记忆中的戴村老街 九、狮山茶传说 十、白云庵 第七章 云溪民俗 一、祭灶神、掸尘 二、请年菩萨 三、年三十夜 四、发红包 五、传统习俗一春节 六、龙抬头——春耕节 七、立夏称人和烧竹筒蚕豆 八、望冷、望热、望年、拜节 九、端午节 十、中秋节 十一、南片人称谓 十三、做行郎与捧花烛 十三、上梁和搬屋 第八章 落霞余晖 一、难忘的岁月 二、三心写“工”字 三、公司里的年轻人 四、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五、为萧山区戴村镇半山村东厢头重修渡皇庙所撰碑记 七、应明堂村“双春堂”家谱重修领导小组——沈海然先生所邀为沈东明先生撰写行述 附录:出行游记 一、庐山游记 二、北戴河疗养行 二、越南之旅 三、登泰山 四、井冈山游感 五、主席故乡韶山行 六、转载《寻城记》 后记 跋语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