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文学人类学理论与实践

文学人类学理论与实践

  • 字数: 640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编者:李永平|责编:张潜
  • 商品条码: 978752037817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671
  • 出版年份: 2021
  • 印次: 1
定价:¥1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随着社会思潮的急剧转向,学术研究向学科交叉融合转向,教育手段向高技术和数字化转型。学科交叉促进新知识的诞生、新观念的形成,让研究走向深化。近年来,文学人类学研究借助文献学、考古学、天文学、分子人类学、大历史的学科交叉,通过文献和田野推动了学科向纵深发展,形成了神话考古、文明探源、认知神话学、文化文本、图像学、故事人类学、文化禳灾等研究领域。??如今,超越近代殖民话语体系,走出写文化藩篱,在口头与田野中把握人类叙述的诗性根脉,文学人类学所引领的文化和学术转向进一步显现出来。在研究生培养中,亟需一种体现近30年文学人类学研究成果的读物。陕西师范大学启动了《文学人类学教程》的配套出版项目,以“读本”的模式,选入了近30年来文学人类学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尽力呈现出文学人类学的最新问题和前沿动态。
作者简介
李永平,古典文学博士,历史学博士后。现为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学人类学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先后在美国麻州波士顿大学(UMASS)、英国牛津大学、德国莱比锡大学、日本京都大学访问交流。 兼任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理事、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文学人类学分会副会长、“中国民间文学大系”说唱组专家、上海交通大学神话学研究院学术委员、陕西民俗学会副会长等。主要从事文学人类学与比较文学、俗文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丝绸之路史前史研究,旁涉神话学、上古史、思想史等。出版《包公文学及其传播》《禳灾与记忆:宝卷的社会功能研究》《丝绸之路与文明交往》《文化大传统的文学人类学视野》《古典学之文化大传统视角》等著作。李泽涛,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主要从事文学人类学与比较文学研究。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主持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1项。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